形容恍然大悟的歇后语
1、【近义词】:恍然大悟
2、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3、第二,喻事类。如:
4、【示例】:宝玉~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5、【解释】: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6、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7、【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某事突然明白
8、灯盏无油---火烧芯(心)
9、椅子底下着火---烧着屁股燎着心
10、huǎngrándàwù
11、【反义词】:百思莫解、大惑不解
12、【反义词】:冥顽不灵
13、【近义词】:豁然开朗、如梦初醒、茅塞顿开
14、【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15、关于迫不及待的歇后语有:
16、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17、【解释】: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18、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19、突然开窍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20、【示例】:看了这封信,他才~,方知自己上当受骗。
21、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22、歇后语(汉语特殊语言形式)
23、恍然大悟是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24、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25、火烧到额头---迫在眉睫
26、【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突然醒悟
27、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28、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29、手榴弹的脾气---一拉就火
30、成语顿开茅塞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形容恍然大悟的歇后语
31、钥匙插进锁孔里开窍了
32、题目中描述的情况如果要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代替的话,可以选择多个成语: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等。
33、赶水牛上山---逼到头上了
34、喻物类。如:黄牛肩脚——不负责任;老鼠上街——人人喊打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35、上午栽树,下午取材---心太急了
36、以上四个成语都基本符合题目要求,豁然开朗与恍然大悟更准确一些。
37、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38、第一,谐音类。如:
39、雕花店里失火——刻不容缓歇后语“皮匠栽跟头————露了楦头”的意思大概是:人们开始不知道皮匠制鞋制帽的奥秘,一次皮匠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用来制鞋制帽的模型散落出来,人们这才恍然大悟
40、醍醐灌顶是比喻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
41、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42、硫磺脑袋---沾火就着
43、恍然大悟
44、晒干的爆竹---有火就大叫
45、而醍醐灌顶一般指非常重大的事情或者关键时期的一语道破。对于做一道题用了显得不合适。
46、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47、【近义词】:豁然贯通
48、不是就用一个词语代替吗?那就是茅塞顿开呀
49、成语茅塞顿开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50、【拼音】:huǎngrándàwù
51、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52、【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53、相关成语
54、没有庙会了---别挤(急)
55、意思就是: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近义词组】:恍然大悟【反义词组】:冥顽不灵,【歇后语】:麻黄汤发汗
56、着火挨板子---两头发烧
57、筒车打水---团团转
58、狗等骨头---急得很
59、雕花店里失火——刻不容缓
60、扭紧了发条的闹钟---憋得足足的
形容恍然大悟的歇后语
61、火烧湿竹子---直爆
62、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63、兔子上树---赶急了
64、船上失火---急坏岸上人
65、【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66、【拼音】:máosèdùnkāi
67、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
68、油锅里煮豆腐---越煮越燥
69、三月的冰河开了动
70、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
71、【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72、火绒子脑袋---沾火就着
73、豁然开朗是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
74、阎王搓麻绳---结(急)鬼
75、茅塞顿开
76、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77、题干中说一道题不会做,那肯定是那一个步骤卡住了,老师点拨一下,就会瞬间明白,那就是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用茅塞顿开也可以说通,但感觉后者是不会关键步骤,而前者是会,但没有想起来而已。
78、比喻歇后语是指歇后语前半部分比喻人类的某种行为或情绪,歇后语后半部分则为答案。
79、答:恍然大悟。
80、晒裂的葫芦开窍了
81、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82、豁然开朗
83、牛踩瓦泥---团团转
84、【反义词】:如坐云雾、大惑不解
85、说着风,便扯篷---太性急了
86、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87、【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突然领悟了道理
88、【示例】: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89、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
90、第三,喻物类。如:
形容恍然大悟的歇后语
91、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92、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93、如梦初醒
94、【解释】: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95、【反义词】:如堕雾中
96、故事类。如: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
97、谐音类。如: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98、王八肚子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
99、查看更多
100、【近义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101、成语旷若发蒙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102、炒虾等不得红---真性急
103、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等等都是可以的。但最贴近本题的答案应该是恍然大悟。
104、【拼音】:huòránkāilǎng
105、【歇后语】:麻黄汤发汗
106、第四,故事类。如:
107、茅塞顿开是形容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108、【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109、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110、详细解释:
111、邂逅语的比喻意义是引申出来的意思
112、【示例】:袁太守和庄太守听了,方才~,彼此相视而笑。★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113、喻事类。如: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况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114、【拼音】:rúmèngchūxǐng
115、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16、【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忽然开窍
117、突然开窍歇后语:晒裂的葫芦——开窍了、钥匙插进锁孔里——开窍了。
118、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119、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