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文学功底深厚的人
1、陆海潘江(lùhǎipānjiāng):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
2、博物通达
3、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4、达士通人(dáshìtōngrén):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出自陆游《雍煕请机老疏》。
5、高深莫测[gāoshēnmòcè],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6、鸿儒硕辅(hóngrúshuòfǔ):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7、成语释义: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8、成语用法
9、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10、春风化雨[chūnfēnghuàyǔ],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11、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12、成语释义: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常识渊博,通晓事理。
13、巨学鸿生(jùxuéhóngshēng):比喻学识渊博的人。出自语本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14、博学宏才[bóxuéhóngcái],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15、材高知深[cáigāozhìshēn],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16、成语释义: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17、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18、儒林丈人(rúlínzhàngrén):尊称学识渊博的前辈。出自《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晋诸公传》:“名秀为儒林丈人,沈为文籍先生,望、会亦各有名号。”
19、高才硕学[gāocáishuòxué],高才:才能杰出;硕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20、通才硕学[tōngcáishuòxué],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21、饱学之士
22、宋下一木,谐音为松。凌云之志,古来称颂。这个不生僻拗口,朗朗清清。
23、饱学之士(bǎoxuézhīshì):指学识渊博的人。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胜事乎?”
24、鸿儒硕学(hóngrúshuòxué):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出自《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25、博古通今,汉语成语,拼音是bógǔtōngjīn,意思是指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出自《孔子家语·观周》。
26、学富五车,汉语成语,拼音是xuéfùwǔchē,意思是形容学问渊博。出自《庄子·天下》。
27、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28、释义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创作的灵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出处宋·陆游《文章》诗: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29、钜学鸿生(jùxuéhóngshēng):学识渊博的人。出自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30、博览五车(bólǎnwǔchē):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形容文学功底深厚的人
31、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32、宋凌云。
33、博览五车
34、钜儒宿学(jùrúsùxué):指学识渊博,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出自《汉书·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桑大夫据当时,合时变,上权利之路,虽非正法,钜儒宿学不能自解,博物通达之士也。”
3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