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精选

王阳明最精辟的一段话-推荐207句

哥特式、悲伤 发表于:2024-06-09 点击:66

王阳明最精辟的一段话

1、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2、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3、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

4、最精辟句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5、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6、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7、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

8、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9、最怕是傲字

10、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1、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12、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1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14、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15、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16、任何事物,都要抓住主要矛盾,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纲举目张。

1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8、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19、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20、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21、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

22、天理即仁心。

23、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24、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25、王阳明作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影响着很多人,他还创办了心学。

26、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27、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28、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29、善人也,而甚孝。

30、或许外界的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心情,但是当你的身心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受外界的困扰,这才是我们应该修炼的事情,所以说常快活便是功夫,能做到经常开心也是一种境界。

王阳明最精辟的一段话

31、有时候,人生就是一种哲学,再加上自己的领悟,就成了一套自己的“心学”体系。读懂王阳明的人,一般都会找到真正的自己。

32、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33、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

34、嘴巴闭关,身体力行

35、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

36、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37、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38、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39、人生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王阳明有一件很出名的事,12岁时,他和老师讨论:“人生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要像你父亲一样考科举、当状元。”他却不赞同,他说人生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也就是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俗话说三岁小七岁看老,王阳明在12岁是立下的志气决定了他的人生。这也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

40、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

4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42、笑对人生,王阳明的微笑就来自于内心的自信和深入人心的平静,他觉得人生沉浮都是过眼云烟的事情,一辈子那么长,不要因为一时的喜悲,而觉得内心有什么样的纠结。

43、人有过,多于过上用功,就是补甑,其流必归于文过。

44、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5、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46、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47、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

48、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49、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50、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51、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5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5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54、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55、朋友相处,常见自家不是,方能点化得人之不是。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

56、三但议论之际,必须谦虚简明为佳,若自处过任而词意重复,却恐无益有损

57、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58、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

59、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60、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最精辟的一段话

6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62、欲修身,先养心,身安不如心安。王阳明认为,一个人的心都没法安定,又怎么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

6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64、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65、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66、这四句翻译一下很容易,但详细阐述其深邃的思想原理与道义却很难。按原句的直译:没有善恶之心的是道体,有是非之心的是人利益所在的选择,对一切事不关己的事物进行是非判断是人的良知,逐渐升华自己是人一辈子的使命。

67、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68、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69、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70、天理即人欲。

71、无私心就是道。

72、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73、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74、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75、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

76、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药而病。——王阳明

77、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78、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79、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80、勿忘勿助必有事焉。

81、很多人都把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了,应该简化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简简单单的去生活。有些事情过多的重复也就无益了,比如说在生活中一些烦恼,整天揪住烦恼不放,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人生就是一个去繁就简的过程,简化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自己的情绪在自己的内心中。

82、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8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8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85、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86、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87、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

88、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89、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90、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王阳明最精辟的一段话

91、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92、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93、人生难免有得意失意的时候,不管你身处什么样的条件,同样会有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就像王阳明所说的一样,荣辱得失也都是相辅相成的,世上也没有绝对的事情,如果非要有的话,那只是你的心态问题,把你的心态放平,比什么都强

94、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

95、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96、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97、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98、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99、外面是非毁誉,亦好资之以为警切砥砺之地。

100、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时时精明,不蔽于欲,自能临事不动。不动真体,自能应变无言。

10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02、他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103、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著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104、笃实:踏实;实在。精察:精细明察。

105、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0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07、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08、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

109、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110、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111、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112、反观自身,自我提升

113、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

11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15、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116、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

117、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118、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119、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120、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王阳明最精辟的一段话

121、王阳明心学四决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22、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123、一常快活便是功夫。

124、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125、很多人在生活中面对着失恋,失业是指各种各样的问题,觉得不开心,王阳明的话就是劝他的学生,快不快乐,和外界的环境没有太大的因素,主要在于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内心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126、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

127、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

128、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129、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130、因为先生要说的“知是行之始,知行合一。”

131、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132、《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

133、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134、说起王阳明,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被称为“千古第一等人”。

135、认识清楚实在,本身就是行动;行动自觉、明察,其中就有认识。指知与行是不能分离的。

1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

13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38、常快活便是功夫。

139、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40、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

141、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142、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143、这句话出自明•王守仁《传习录》114节:“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144、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45、你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无不尽。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矣。

146、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14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48、为学大病在好名。

149、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150、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王阳明最精辟的一段话

151、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

152、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153、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154、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155、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156、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157、“四句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这一主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其核心仍然是“致良知”。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以“良知”为核心价值的道德自觉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包容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的力行实践精神。

158、良知即是《易》。

159、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160、王阳明知行合一最经典十句话具体如下所示:

161、只求力所能及

162、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163、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164、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165、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166、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167、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168、参破生死,尽性知命

169、四心无所累,意无所牵

170、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171、我想这一句之后最精辟的句子应该是:“纲为目之缰,纲举目张。”

172、心所安处,才是良知。固是,但要省察,恐有非所安而安者。

173、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

174、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175、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176、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177、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178、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179、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180、二而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

王阳明最精辟的一段话

181、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182、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83、本题回答完毕。谢谢阅读!

184、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185、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186、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187、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

188、不动心,不烦恼

189、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190、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19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92、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

193、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194、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95、“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196、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97、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98、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199、记住王阳明这四句话,让你在人生中豁然开朗,洒脱的面对人生。

200、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201、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202、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

203、是否符合先生要求,静待审阅。

204、动亦定,静亦定。

205、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06、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207、自省才能自明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王阳明  
>>以下同类内容推荐阅读:

1. 最走心的心情句子,干净治愈的温柔文案

2. 夸赞摄影师朋友圈文案,赞美别人照片拍得好句子

3. 表达感谢朋友的句子,感谢的话语简短精辟

4. 发朋友圈秒赞的句子,高情商文案经典语录

5. 简短祈祷的句子经典,寺庙祈福文案短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