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精选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精选28句】

像雾像雨又像风 发表于:2024-06-09 点击:62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1、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3、意思是说: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则。

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荀子的名言。此句出自《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翻译过来就是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淹没。荀子认为王者之政是一种用贤罢废、诛恶化民的政治,赏罚分明,可以使人人归于礼义。处理政事要用礼和法两手。君王不要事必躬亲,要靠君子治国。

5、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人君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馀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馀虽曲当,犹将无益也。孔子曰:“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吾无观其馀矣。”

6、原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7、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若是,名声日闻,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8、本句并不出自诗歌,而是《贞观政要·论政体》: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9、岑文本这里的民水君舟来自《荀子.王制》。

10、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和解调通,好假道人而无所凝止之,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起。若是,则听大事烦,是又伤之也。故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队。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故公平者,听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不经,听之辟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11、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12、君舟民水,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个重要思想和政治理念,由孔子提出,孟子发扬。

13、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覆舟”便源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

14、成侯、嗣公,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产,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

15、唐太宗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6、意思是:水能够让船浮在水上,也能够使船沉到水底,比喻百姓对国家兴亡的重要性。

17、这句话是荀子说的。

18、民为水君为轻出自《全唐书》岑文本所写《大水上封事》说道: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舟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19、是荀子说的【成语】: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拼音】:shuǐzézàizhōu,shuǐzéfùzhōu【解释】: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20、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世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21、战国时期荀子《荀子·王制》

22、最早是战国时代儒家学者荀子说的,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亦见于《荀子·王制篇》:“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23、另外必须明确尊卑等级,使之相互制约。荀子提出,良好的统治者应具备平政爱民、隆礼敬士、尚贤使能的品格和手段,这是他所应做的三件大事。

24、出自《荀子·王制》与《荀子·哀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25、出自《贞观政要·论政体》:

26、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27、《王制》全文: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缪。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故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才行反时者死无赦。夫是之谓天德,是王者之政也。

28、“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是儒家经典著作《荀子》中的名句,唐太宗李世民,经常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来教导臣子,并且在《贞观政要》中强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可见李世民对百姓的生死荣辱是非常重视的。那么,他为什么会如此地重视国计民生呢?当然很多人会说,他是为了争取“民心”,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正是因为他对民心的重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以下同类内容推荐阅读:

1. 最走心的心情句子,干净治愈的温柔文案

2. 夸赞摄影师朋友圈文案,赞美别人照片拍得好句子

3. 表达感谢朋友的句子,感谢的话语简短精辟

4. 发朋友圈秒赞的句子,高情商文案经典语录

5. 简短祈祷的句子经典,寺庙祈福文案短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