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简介
1、年,宣统即位,辜任外交部侍郎。
2、中西之间——西学大拿变身国学大师
3、年,辜鸿铭结束自己14年的求学历程返回故乡槟城。
4、年11月29日,在辜鸿铭鼎力谋划并拟稿,再呈张之洞审定,于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以《设立自强学堂片》上奏光绪皇帝,筹建由国人自力建设、自主管理的高等学府——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得到钦准。自强学堂正式成立后,蔡锡勇受命担任总办(校长),辜鸿铭任方言教习,成为自强学堂一代名师。
5、年,俄皇储来华,赠其镂皇冠金表。
6、辜鸿铭是晚清著名文人,号称“清末怪杰”,他既精通西方文学,也在东方文学中学有所成,学贯中西,整个下半身都致力于对中国文化的宣传,认为只有中国的文化才能拯救现在这个黑暗的世界,所以致力于向西方宣传东方文化。
7、辜鸿铭出生于马来西亚,祖先是汉族人。
8、辜鸿铭打10岁起就开始了留学生涯。1880年,辜鸿铭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又先后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留学,并一举拿下文、哲、理、神学等十三个博士学位,精通九种语言,其成就令许多西方人都赞叹不已。
9、“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10、民国大儒辜鸿铭,绝对是近代历史上无法忽视的一位人物,有人觉得他怪,有人觉得他传奇,但没有反对的一点是,他是个很有才学的天才。
11、辜鸿铭是马来西亚人因为出生在马来西亚。
12、辜鸿铭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13、辜鸿铭是一个深深为中国文化所着迷的人。虽然他从小学习了解的都是来自西方的知识,但是当他第一次全面了解到中国文化之后,就深深的沉迷其中。越是学习中国文化,就越是觉得,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才是统领世界的良方。就算现在中国比西方落后,但有这种温良而谦厚的思想在,中国总有一天会崛起。
14、辜鸿铭一生支持着中国文化,他利用自己会多门语言的优势,翻译了许多中国著作,并将它们推出海外,让全世界认识中国的优秀文化,他在海外十分有名,多位知名作家都与他有来往,托尔斯泰、毛姆、芥川龙之介等,这些人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15、这是对辜鸿铭的最好总结。这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也备受争议。辜鸿铭是出生在南洋的中国人,他在西洋留学深造,娶了日本女人,用洋人做仆人,却供职于北洋军阀。辜鸿铭是历史上真正够得上“学富五车”四字的文化大家之一: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拥有13个博士学位。
16、但辜鸿铭最传奇狂妄的人生,却是在遇到马建忠之后,1881年,辜鸿铭34岁,他在马来半岛遇到前来学习西方文化的马建忠,在和他彻夜长谈之后,辜鸿铭的思想发生了大转变,他对中国文化燃起了无比炽烈的兴趣,并开始前往中国学习。此后一生,他一直致力于宣扬中国文化,并对西方文化抱着嘲讽的心态。
17、辜鸿铭(1857—1928),汉族,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18、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19、同时,我们也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先生、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王学斌先生等,一同探寻辜鸿铭先生在那个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如何传播中国文化,如何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及他对辛亥革命,民主与共和的态度。
20、清末民初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也是各种思潮交锋十分激烈的时期,说起当时文化界的人物,就不得不提人称“清末怪杰”的辜鸿铭,说到此人的怪,怪就怪在他终身穿长袍马褂,留着长辫,提倡纳妾、逛妓院,对女人的三寸金莲情有独钟。他愤世嫉俗、目空一切,没谁是他不敢骂的。那时西方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究竟是何许人也?洋人为何对他如此着迷?
21、年,辜鸿铭任上海黄浦浚治局督办。
22、年,开始在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
23、年,他辞去外交部职务,赴上海任南洋公学监督。
24、年,与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书信往来。
25、辜鸿铭不是满族人,他出生于南洋马来半岛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父亲是橡胶园内总管,母亲是西洋人。自幼被带出国,精通9种语言,但他牢记父亲叮嘱,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沟通东西方文化。
26、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
27、后来,一个名叫马建忠的人的出现,改变了辜鸿铭的人生道路。马建忠是近代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学贯中西。1882年,马建忠因事途径新加坡,结束14年的求学历程返回故乡槟城的辜鸿铭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往马氏下榻的旅馆拜访。
28、年,清廷曾以“游学专门”名誉赐他为“文科进士”。
29、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此时,辜鸿铭获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会操九种语言。他在德国人举办纪念俾斯麦百年诞辰会上所作的即席演讲,博得一片喝彩。他还会用拉丁文作诗。民初上海愚园路廊壁上镶嵌的拉丁文的诗,系辜鸿铭手笔。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一书中曾提及辜鸿铭。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30、年,14岁的辜鸿铭被送往德国学习科学。后回到英国,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
辜鸿铭简介
31、辜鸿铭最后因感染风寒,在北京病重去世,享年72岁。
32、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33、辜鸿铭是好人。
34、辜鸿铭支持中国文化是全面式的,比如在民国新时期,被人们视为文化糟粕的长辫子,辜鸿铭却爱得不得了,他认为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因此他特地留了一头长辫子。因为这事,他也被人取笑过,据说辜鸿铭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教授期间,在上课时有学生嘲笑他的辫子,但辜鸿铭不仅没有感到难堪,还反对学生说:“我头上的辫子很容易去掉,但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没那么容易消除。”像这样一语双关的话,他就说了很多。
35、年7月18日,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36、辜鸿铭不是满族人,他是江南世家出身。
37、在那个剪掉辫子、普遍宣扬学习西方文化的时代,辜鸿铭始终坚持儒家学说,仁义之道,他留辫子,不穿西装,作风古板,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被人称为“狂儒”,其实,这也是他最有特点的地方。这样坚持了一辈子后,在1928年,辜鸿铭因病去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8、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北京、武汉等辜鸿铭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试图通过实地探访,寻找辜鸿铭当年的踪迹。
39、民国四大才子是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
40、年,遇到马建忠并于其倾谈三日,思想发生重大改变,随即辞去殖民政府职务,学习中国文化。
41、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
42、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晤访。
43、年,辜鸿铭前往中国,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委任为“洋文案”(即外文秘书)。张之洞实施新政、编练新军,也很重视高等教育。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44、答辜鸿铭是神童。辜鸿铭字汤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奇才,他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人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演说家、学者。他可是真正的神童,他精通11国语言,早年去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国家留学。当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辜鸿铭就在张之洞手下任幕僚,可以说是张之洞的谋士。
45、他们四个人是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国学大师,而且他们四人都曾经在我国清华大学担任过讲师,所以综合来看,他们四个人都是非常厉害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