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1、赵国有块“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说愿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赵国感到很为难,因为秦国历来不讲信义,赵国怕挨了骗还要被人耻笑,有损赵国的形象。如果不给秦国这块玉,又怕秦国抓住把柄,就此发兵来犯,真是进退两难。之后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并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后来演化成完璧归赵的成语
2、完璧归赵的近义词有物归原主、物归旧主,反义词有横征暴敛、巧取豪夺、久假不归、支离破碎。
3、"蔺相如"
4、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都城。后来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本人。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5、是秦昭襄王。人物简介: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
6、秦穆公三十七年,秦穆公向西发展,任用由余为谋士,逐渐灭掉戎人国家,受到周天子赏赐金鼓,继续攻打蜀国和关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里,被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称霸西戎,对秦国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7、蔺相如、赵王、秦王、蔺相如、廉颇。
8、完璧归赵的是蔺相如。
9、完璧归赵主人公:
10、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 相关人物: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语文知识。
11、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12、完璧归赵秦王是秦穆公。秦穆公经历“崤之战”和“彭衙之战”的惨败,东进之路行不通。
13、完璧归赵的人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如初地从秦国带回赵国的故事。完璧归赵现在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完璧归赵的近义词有物归原主、物归旧主等。
14、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蔺相如
15、秦王是秦昭襄王。
16、完璧归赵秦王是赢稷,赢稷是赢驷和芈月的儿子。
17、完璧归赵秦王是战国时期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是春秋战国时期在位时期最长的王,秦武王赢荡死后,把王位传给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极大的削弱了六国的实力,使得六国无法跟秦国抗衡,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完璧归赵是秦昭襄王对赵国的一次试探。
18、赵王是指赵惠文王,秦王是指秦昭王。
19、“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20、主人公是蔺相如,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惠王得到一块名叫和氏璧的宝玉。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情后,写信告诉赵惠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王担心秦王使诈,便派蔺相如带宝玉去换取城池。蔺相如来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给了秦王,秦王只顾欣赏宝玉,却不提城池的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