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袁隆平
1、“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中的小节是指生活中的小事,琐事。
2、因“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前景”,“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2004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
3、这两者的本质上是不同的,举个两个例子:
4、生活上,家务这些都成了小事了,老妈一手包办,还理直气壮地说,成大事不拘小节,我是干大事的,这些小事别烦我。
5、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后,袁隆平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吃得好”和“更健康”上。由他领衔、已实施10多年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从过去强调产量,向兼顾绿色优质目标转变。2017年参与“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30多个品种中,优质稻占比超过30%,其中不少品种的米质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6、“不让老百姓挨饿”——携初心“追着太阳”
7、春秋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当做了奴隶,但他没有在意这个“小节”,而选择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的忍辱负重,一朝灭吴,成为霸主。
8、《喜看稻菽千重浪》多处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出袁隆平的思想品格,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细腻丰满的农民科学家的形象。具体描写如下:
9、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的精髓。
10、年9月,中国农学会、华南农业大学、中科院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的专家,对袁隆平领衔的“低镉水稻技术体系”多点生态试验进行了综合评议。结果显示,“低镉稻”稻米镉含量在每公斤0.07毫克以下,低于每公斤0.2毫克的国家标准和每公斤0.4毫克的国际标准。这表明,“低镉稻”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不同栽培方式下的表现都较为稳定,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镉大米”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11、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袁隆平立誓。
12、确定要做的事,对自己要求严格些。养成任何好习惯,都要从严要求自己。每天做好工作计划,做好优先顺序,将一个项目的每一个细节仔细推敲,不能敷衍了事。
13、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白圭的相国,他善于筑堤防洪,并且经常巡视检查,即使发现一个非常非常小的蚂蚁洞,也立即派人填补,为的就是不让它漏水,以免小洞逐渐扩大缺口,从而造成大的灾害。正因为如此,在白圭担任魏相期间,魏国从来没有闹过水灾,他的做法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细节决定成败”。
14、袁隆平出生在动乱年代,从小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在重庆求学时,经历了大轰炸,他感到,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新中国成立前,袁隆平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十分痛心。选择农业报国,源自袁隆平想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
15、而西汉韩信,曾经受过“胯下之辱”,然而,他并没有因受辱的“小节”而气馁,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汉高祖刘邦的赏识,并成为楚汉之争关键人物。
16、可见,这两种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必须做到有所取舍,做到不拘小节,但一旦选择了要做这事,就必须做到“细节决定成败”。
17、当我意识到这些时,已过而立之年,好在明白得还算早,如今也小有成就!
18、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育种研究。他回忆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19、“洞庭湖的麻雀——见过几回大风浪”,这是湖南人常说的歇后语。在讲述自己的杂交水稻梦时,袁隆平笑言:“有人说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
20、工作中没有小事,滴水石穿,只有认真对待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才能克服万难,取得成功。我们要如何注重细节呢?
21、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22、在谈如何注重细节之前,我想起狄仁杰和福尔摩斯之类的神探,他们之所以总能破案成功,靠的是自己对事物细节敏锐地观察,常常发现普通人所发现不了的细节。
23、⑥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24、奋斗不息:从“吃饱饭”到“吃得好”“更健康”
25、认识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与细节决定成败,两者的区别,哪些事我们要不拘小节,哪些事我们要注重细节。
26、从此以后我终于对自己的粗心大意,找到了合理的理由。
27、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哪怕是千里之堤,如果不加以注意,也会因为小小的蚁穴而毁于一旦。
28、而“细节决定成败”中的细节指的是所做之事的细微之处。
29、考试时有些题没做对,没事,这又不是不会,只是没看细而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似乎全做对的,反而是太拘小节了,没有了这种侠气。
30、“我希望青年科学家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而是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努力。”2018年11月22日,在接受未来科学大奖组委会颁发的奖杯时,袁隆平表达期望。
细节决定成败袁隆平
31、“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稻技术贡献人类
32、年,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在升空80秒后发生爆炸,导致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根据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造成这一灾难的“真凶”,竟然只是一块脱落的泡沫,由于它击中了飞机左翼前的隔热系统,从而毁灭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和7名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生命。
33、“一带一路”倡议,为帮扶沿线国家提高粮食生产提供强大助力。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18年底,已有40多个国家种植了超过700万公顷的杂交水稻。
34、多个省区市的科研人员聚集到海南,他慷慨地将“野败”分送给大家,又在农场支起了小黑板,给全国各地科研工作者讲课。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攻关大会战打响。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35、这也是他用一生践行的奋斗目标。尽管目前杂交水稻已经取得每公顷产量18吨的成就,但袁隆平并不满足。他告诉记者,还要朝着每公顷19吨、20吨的目标奋斗。目前,他正在攻关的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工具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争取在未来几年时间内通过审定,进行大面积推广,并逐步替代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
36、数十年如一日候鸟般奔忙的背后,是这位老科学家对梦想的执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37、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此后,他与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袁隆平给这株宝贝取名为“野败”。
38、他已经89岁,身体大不如前。
39、一如既往,去年冬天,袁隆平又去了海南,和自己的团队在南繁基地一呆就是3个多月。
40、当我们把工作的这些小事做好了,大事自然就会迎刃而解,每个项目如果能做到全方位掌控,那还有什么做不成的呢?
41、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42、然而,现在的职场人,经常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理由,将自己的粗心大意当做顺理成章,而有时由于一些细节工作没有做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43、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44、最后,再次强调,我们要在专业的地方抠“细节”,而在生活中就要学会不受外部事物干扰,如果,我们能把这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想不成就一番事业都难。
45、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袁隆平发现,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
46、从点滴小事做起。细节体现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之间。如守时诚信,上班不要迟到,不因私事影响工作,这些良好的工作态度是细节;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如每天早起、坚持锻炼,坚持看书,坚持独立思考。
47、通过以上例子,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细节决定成败!职场人不注重细节,必将会为之付出代价。
48、工作后,总是有些小事不愿意去做,慢慢地养成了习惯,有一次公司产品出了大问题,原因是程序代码有些问题,由于太过自信,当时没有安排测试,而直接就下发生产,导致批量返工,误了货期,造成重大损失。
49、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50、⑤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51、袁隆平写于1985年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目前已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
52、而素有“杂交水稻之父”美誉的袁隆平袁老,他就是从一株天然“野败”身上开始研究,才获得了最后的成功,如果当初他没能在稻田中细心观察,也就无法发现那株天然的“野败”了,当然也就没有后面的成功。
53、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54、事后做复盘,总结,将做得好的吸收,做得不好的,考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55、半路出家,此尔盖茨在哈弗开始学数学,后改计算机,最后干脆退学搞软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