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节俭的名言警句
1、君子以俭德辟难。
2、珍惜点滴,珍惜生命之源。
3、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4、浪费⽆底洞,坐吃⼭要空。
5、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6、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7、居家不能不俭,创业不能不勤。
8、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命
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10、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11、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13、丰收当歉年过。
1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5、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16、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17、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
18、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19、家有千金,不点双灯。
20、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21、君子忧道不忧贫。
22、浪费无底洞,坐吃山要空。
23、由俭⼊奢易,由奢⼊俭难。⼤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4、布袍草履耐风寒。
24、别再让它伤心流泪。
25、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26、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27、细水长流年年有,大吃大喝不长久。
28、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2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0、谁爱风流⾼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劝人节俭的名言警句
31、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谚语
32、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33、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34、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
35、布袍草履耐风寒。
36、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锡伯族)谚语
37、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定要继承并将它发扬光⼤。
38、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39、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40、真理是我们所有财产中最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节约吧。——谚语
41、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42、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4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4、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
45、请动一下手,关好水龙头。
46、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4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49、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50、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51、没有节俭谁也不能致富;厉行节约,变穷者寥寥无几。
52、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
53、人人护水,保护环境。
54、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55、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56、粮食打进仓,莫忘灾和荒。
57、⼀星半星,凑两成⽄。
58、资源很重要,样样不可少。
59、紧紧⼿,年年有。
60、文明礼貌,秩序井然。
劝人节俭的名言警句
61、善游者溺,善骑者附。
62、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
63、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一文不费。
64、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65、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66、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67、成物不可损坏。
68、奢侈是民族衰落的起点。
69、一星半星,凑两成斤。
70、节约用水,浪费可耻。
71、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7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73、布衣暖,菜根香。
74、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谚语
75、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76、成由勤俭败由奢。
77、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方觉可惜。
78、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79、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80、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
81、人人护水,拯救生命。
82、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83、身之不俭,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
84、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85、节约就是大收成。
86、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
8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88、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89、收入是毛的,节约是实的。
90、嘴是⽆底洞。⼤吃胜过⼩赌。
劝人节俭的名言警句
91、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9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93、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