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写的关于诚信的句子
1、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2、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
3、与诚信对应的是“失信”。《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孟武伯经常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鲁哀公对其非常不满。有一天,鲁哀公设宴招待群臣,孟武伯在宴席上故意问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郭重“何肥也”,挖苦郭重发胖的身材。鲁哀公接过话题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意思是说,经常吃掉自己说过的话,能不胖吗?表面说郭重,实则讽刺孟武伯说话不算数。孟武伯自取其辱,留下了“食言而肥”的警示。无数事实证明,花言巧语,不讲诚信,可能会占一时的便宜,但最终失去的却是众人的信任。
4、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不讲信誉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不讲信誉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企业,不讲信誉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不讲信誉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一个人,一个名族,一个国家都需要一种精神,化精神为力量才得以更强大!
5、大家还记得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吗?还记得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吗?还记得戴高乐为了一句:“没有司令的命令绝不离开”而去做一个哨兵站到第二天吗?做人,就应该像他们那样,把诚写在脸上,把信装在心里。
6、曾子杀猪】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7、《管子》有云:“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在管子看来,士、农、工、商都应讲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诚信之于己,是坦荡磊落、真诚无伪;诚信之于人,是言出必行、行必有果。
8、【诚实的晏殊】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9、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10、第二天一大早,她向老伴说出了自己的心事,要尽最大努力资助贫困儿童上学。得到家人的同意后,她与老伴匆匆赶往邮局,在汇款单的“捐赠理由”一栏里,她让人写下这样一句话:“多识一个字,多懂一分理。”
11、林肯早年当过水手。1831年6月的一天,他和几位水手来到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他们看到,一排排黑人奴隶戴着脚镣手铐站在那里,他们都被一根根粗壮的绳子串在一起。
12、《管子·枢言》是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创作的一篇散文。管子一书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华夏族,颍上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管仲的著作今称《管子》,内容涵盖各种学术,是后世道家、儒家、名家、法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等等多家学术思想的源头。
13、管子所写:“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14、李苦禅烧画
1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6、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17、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韩信
18、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点温暖。——巴金
19、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20、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
21、美国开国大总统华盛顿小的时候,是个诚实的孩子。他跟父亲之间,曾有过这样一段故事。
22、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尾生,一天这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位姑娘并且喜欢尚了她,于是和这位姑娘约定第二天在长桥相会。第二天尾生如约到了长桥,但姑娘没来,于是尾生便在长桥尚徘徊着等待姑娘的出现,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很多个时辰过去了,姑娘都还没来,这是天上下起了暴雨,不一会桥底的水久漫过了桥墩,渐渐的淹没了尾生的身体,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约,不能失信于人,终于没有跑走,最后他抱着桥柱被淹死了。这是我们中国很古老的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叫做“桥下之盟”
23、诚信是自己行为准则的关键,是与天下交往的纽带。从小到大以来,始终带着诚信这份执着,不计得失,践行君子之道。自己能够诚心诚意为【诚信】信念而坚定,努力达到高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24、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诚信的种子种在心里,它就会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甜的果。
25、“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诚信,是君子的操守。《左传》中讲:“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战国时代的商鞅就是以“徙木立信”作为变法的突破点。正因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诚信,才确保了新法的实施,使秦国逐渐强盛。反之,“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
26、“诚”成为礼的核心内容;“信”则是“仁”的体现,人际交往中这是重要的原则,强调“朋友信之”。
27、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28、“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作者是管子,意思是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出自《管子·枢言》:“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句话告诉人们,诚信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29、诚信者得天下,即“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是管子提出的,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出自《管子.枢言》,结,是关键的意思,整句译文: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诚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从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给予信任。只有忠诚者实,诚恳待人,才会取得信任;只有讲信用才会有信誉。
30、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
名人写的关于诚信的句子
31、“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文立芳
32、是春秋时期管仲写的。讲诚信,是作为一个人或者治理国家必须的诺言,每个人都要有诚信,对别人许下了诺言或者要求必须说到做到,要讲信同时也要信任别人,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者,也一样要取信于民,用之于民,要讲信用,服务与大众。总之诚信者得天下。
33、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34、诚信是儒家学说的重要范畴之一。被认为是一种道德价值、人格品质、社会秩序,在整个儒家思想中有重要的单位。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诚信也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5、古语云:文无心不美,人无信不立。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做任何事,都只是镜花水月。
36、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简
37、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英??萨克雷
38、诚与信,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内容;“信”则是“仁”的体现,人际交往中这是重要的原则,强调“朋友信之”。
39、管仲,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意思是诚信的人,天下的人都愿意结交,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从信用取得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于信任。
40、你看,沃尔玛身陷标价签门,标示价格与结算价格出现极大落差;3Q大战中,双方为了占取市场,拿用户的利益做筹码;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汪晖抄袭案等令诚信缺失。
41、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病逝。后人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42、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43、商鞅立木
44、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安徽蚌埠市天桥社区开小饭馆的李玉兰与老伴回家时,说捐助300元就可帮助一名儿童读完小学。一整夜,李玉兰都没睡好,脑海里闪现着电视中那些渴求知识的孩子们稚嫩的面容,不由自主地想到了20多年前的那次难堪。
45、【韩信守信】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46、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大仲马
47、一)著名的海尔集团曾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在与客户签发合同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延误了发货时间,为了信守合同,公司决定采用空运,为此损失了一大笔钱,却由此赢得了信誉。
48、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49、管仲(本名管夷吾,别名管子)。
50、年,林肯五十一岁时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获胜,当上了美国总统。他真的废除了奴隶制,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同时他也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
51、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52、【华盛顿砍樱桃树】
5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54、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55、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名言警句,都表达了对诚信的重视。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小信成则大信立”。有了诚信,人生的高楼便会坚如磐石。秦末汉初,楚国人季布以侠义闻名,重守诺言,只要答应的事情就一定办到,从未失信于人。正所谓,“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古人云:“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一诺千金”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始终坚持以诚待人、以信做事。
56、管子提出的。
57、一个月后,青基会给她来信了,信里寄来了《“希望工程”救助卡》,上面介绍了李玉兰资助的内蒙古托克托县和合营村两名儿童的详细情况。李玉兰摸着来信,激动不已,让儿子把信读了一遍又一遍。
58、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怀特
59、齐僖公三十三年(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
60、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名人写的关于诚信的句子
61、出自墨子笔下。
62、原句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作者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子,意思是诚信是结交天下的根本。出自于《管子•枢言》:“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63、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64、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崭崭的,小巧锋利。华盛顿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小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来吧,小华盛顿,在我身上试试你的小斧头吧!”华盛顿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只听“咯嚓”一声,小树成了两截,躺倒在地上。他又用小斧头将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一手举着小斧头,一手扶着小树根,在花园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
65、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古往今来,诚信的力量从来都不容忽视。诚信,乃道德之根基、人格之底蕴、立世之根本,众多家族的家规家训中,“诚信”都是一则重要内容。人生在世,一事失信,事事受疑,必须以诚信为先。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做人做事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对企业而言,诚信是无形资产,靠信誉打造品牌才能赢得百姓信赖;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是社会和谐和睦的基本前提;对国家而言,诚信是软实力,是国家发展、国际交往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66、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67、从那以后,李玉兰看电视又多了一项内容:看有没有“希望工程”的消息。不久,山东高青县和安徽长丰县两名失学儿童的消息,又让李玉兰放心不下,于是,她又给青基会汇去800元,让这两名失学儿童又背上书包。从此,资助贫困生上学,成了李玉兰的一件重要的大事。也就从那时起,10多年里李玉兰资助了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失学儿童。
68、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谚语
69、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7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
7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不管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都应将诚信作为“高山仰止”的美德来追求。应珍视诚信如生命,心向往之、行践履之,时刻做到说话“言忠信”,办事“敬事而信”,待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7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7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74、总裁自豪的说:“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宁可失去所有的财产,也不愿失去信用。
75、桥下之盟
76、奴隶主们像在买骡子买马一样仔细打量奴隶,有时还走上前摸摸奴隶的胳膊,拍拍奴隶的大腿,看奴隶是不是结实、肌肉发达,将来干活有没有力气。奴隶主们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这时,年轻的林肯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我有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
77、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
78、这句话的出处源自于先秦《管子.枢言》,诚信者,天下之杰也。诚信是做人的准则,如果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是不被社会认可的,更不会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和领导的赏识。
79、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秦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终于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发布了新的政令。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移动者给予50金。有个大胆的终于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推行了新法。
80、【季布重诺】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81、那天,她领着女儿回上海娘家,路上到饭店吃饭。那时女儿年龄小,不懂事,看到别人吃黄鱼,也要吃。李玉兰就问营业员:“这黄鱼要卖多少价钱?”营业员白了她一眼:“价钱写在黑板上,你自己不会看!”李玉兰不识字,遭此抢白,顿时尴尬极了,想起生活上种种艰难,不由伤心落泪,和女儿抱头痛哭。也就从那时起,李玉兰知道了没有文化的痛苦。
82、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