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天雪地
2、冬为四季之末、一年之尾,此时,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古人把冬季分为三个阶段:孟冬、仲冬和季冬。按农历计算,十月份为孟冬,十一月份为仲冬,十二月份为季冬。虽然我们幅员辽阔,区域之间温度有所差别,但这并不影响三个阶段的温度是呈下降趋势的。
3、冰天雪窑
4、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5、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诗中即有“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这样的句子。
6、初冬:冬季的开头。
7、岁暮天寒,天寒地冻,冰天雪窑,冰山难靠,冰雪聪明
8、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诗中的“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9、凛凛寒风:1.寒风凛冽形容寒风刺骨,非常的寒冷。2.形容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10、“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11、如唐代僧贯休《塞下曲》中的“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
12、冬季的各种称谓及说明
13、成语释义: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14、三冬,杜甫诗,蛰龙三冬卧。
15、古代对冬天的雅称有:1、三冬;2、九冬;3、严冬;4、清冬;5、玄冬;6、穷冬等。
16、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17、冰清玉洁
18、成语释义: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19、白雪皑皑
20、冰魂雪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春冰虎尾,
21、冬季:一年的第四季,我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等三个月。
22、“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
23、岁寒,《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
24、玄阴,王粲文,农功既登,玄阴戒寒。
25、玄英,《尔雅释天》冬书玄英。
26、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一诗中的“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27、无冬无夏,秋收冬藏,冬裘夏葛,十冬腊月,冬寒抱冰
28、“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
29、约冬,见春12引巜淮南子》。
30、冬令:冬季。注意:冬令,也指冬季的气候。
31、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冰清玉洁,滴水成冰
32、九冬,刘孝标文,九冬有隙。
33、凛若冰霜,雪窖冰天,漫天风雪,十冬腊月,冬烘先生
34、冬:冬季。可单用。如“数九隆冬”。
35、成语释义: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36、成语释义: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37、冬天:冬季。
38、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
39、冰山难靠
40、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41、成语释义: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42、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诗中有句云:“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43、玄冬,刘桢诗,自夏涉玄冬。
44、咧咧寒风: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45、如:东晋张望《贫士诗》诗中的“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
46、雪中送炭,霜露之感,冷暖自知,冷若冰霜,冰寒于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