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著名的句
1、"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孙子兵法·谋攻》
2、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3、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译文: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4、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盐铁论·本议》
5、五皆不灵,杀之。
6、以智说愚必不听。
7、"法者动。有法无常,所以为法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8、这句话强调了法治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法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这些名句体现了法家思想的核心原则,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有着重要意义。
9、法家的思想主张内容有五点:1.反对礼制;2.法律的作用;3.好利恶害的人性论;4.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5.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10、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2,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11、《商君书》:“民辱则尊官。”《弱民》说:“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
12、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13、译文: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14、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检审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法家,诸子百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15、“民之所欲,必施之以利;民之所恶,必施之以害。”——韩非子
1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滕文公上》
17、法家讲究严刑峻法,古有商君五术,可谓洋洋大观!
18、“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韩非子
19、“关东烈士视死如归,真北大汉不求生存,何也?以其视生如不值也”——《道德经》
20、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21、译文: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22、"百姓越法,则法度必去;法度越百姓,则自然必乱。"——《韩非子·难一》
2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24、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25、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
26、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27、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28、“前车之鉴”当牢记,重蹈覆辙是愚蠢者的表现。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29、2.“君子之治国也,如治一家。一家之治也,如治一身。”——管仲
30、"上下交困,而志意相催。忠信以立其本,刚愎以達其末。"——《管子·权修》
法家著名的句
31、法家名句:
32、译文: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
33、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4、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35、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有度》
36、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37、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扬权》
38、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因此就应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摘自:短美文
39、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4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离娄下》
41、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42、遵纪守法,汉语成语,拼音是zūnjìshǒufǎ,释义是遵守纪律和法律。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基层的规章制度,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都是为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
43、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名句是法家思想的核心体现。其中必背的名句包括:“上下相顺,民利百倍;上下相悖,民害百倍。”
44、"非法不足以治国,非仁不足以安民。"——《韩非子·难一》
45、7.“有法不依,则国乱;有法不行,乱。”——韩非子
46、能法之士劲直,听用,则烛重人之奸行。
4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48、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49、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50、治理国家要有规则,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51、“民犯轻法而不悔,非轻罪也”——《吕氏春秋》
52、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君。
53、译文: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54、恩怨不入公门。(不因私人之间仇隙而影响公务)
55、“法不行,则权力自行。”
56、道家名句:
57、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法家思想经典名句:
58、君无见其所欲。——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译文: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59、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60、停止邪恶,维护正义,才能保障人民安宁。
法家著名的句
61、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62、"朝闻道,夕死可矣。"-《荀子·劝学》
63、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强者)
64、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qq说说心情短语
65、“法者,所以定分也,分者,所以定争也。”
66、故势不便,非因此逞能也。(因此,当形势不便时,是不就应逞强的)
67、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68、这句话强调了政治领导者与民众的关系,只有领导者能够与民众保持和谐,民众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69、非圣贤莫能听至言。
70、商鞅认为,“家有余食,则逸于岁”。《弱民》,“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农不偷,六虱无萌。故国富而贫治,重强。”
71、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库府不得私贷于家,此名君之所以禁其邪。君子去泰去甚。(君子行为处事要适可而止,不应过度)
72、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73、“法不阿贵,刑不赦贱。”
74、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扬权》译文: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7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新序·杂事篇》
76、法律不可有一毫的偏向,否则就是损害人民的权益。
77、无偸赏,无赦罚。(英明的君主不会随意施以赏赐,也不会赦免本应处罚之人。
78、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79、君无见其所欲。——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
80、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81、壹民:统一思想。
82、《商君书》有曰:“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又曰:“政做民之所恶,民弱;政做民之所乐,民强。”
83、"法令滋多,则盗贼滋生。法令过寡,无所措手足。"——《韩非子·喻老》
84、法家和道家都有一些名句来告诫人们遵纪守法,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85、“以法治国,以德治人。”——韩非子
86、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87、译文:施加刑罚不回护大臣,施以奖励不忽略平民。
88、法家名言
89、君子去泰去甚。(君子行为处事要适可而止,不应过度)
9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管子·牧民》
法家著名的句
9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有度》译文:施加刑罚不回护大臣,施以奖励不忽略平民。
92、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权勋》译文: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
93、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94、君无见其所欲。
95、刑罚速成之道,先立法而后施刑。
96、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人穷志短。
97、法家名言名句
98、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我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我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9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100、"治大国如烹小鲜。"-《韩非子·举贤任能》
101、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畏鬼。
102、“国家的形势,议论的风气。形势不变,风气不正,远离威慑,不可以教化”——《韩非子》
103、“法者,治之器也;刑者,威之具也。”
104、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105、“法不加于富贵者,无以抑暴也;法不加于贫贱者,无以护贫也。”——韩非子
106、不劲直,不能矫奸。(不刚劲耿直,就不能矫正奸邪之风)
107、6.“民不畏威,则大威至。”——韩非子
108、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09、“法不阙,足以长久;仁不近,足以自隳。”——《管子》
110、做戏曲的要讲求尺度,法律也要有明确的界限。
111、法家和道家都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潮,对人们的遵纪守法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思想,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承。
112、去甚去泰,身乃无害。(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113、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权勋》
114、变法之士,孤存孤战,不得领袖支撑,变法必败!
11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16、另一句名句是:“术无常法,法无常术。”
117、自胜之谓强。——《韩非子·喻老》
11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荀子·劝学》
1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_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