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文案

关于诚信的名言格言故事100句精选

不见不念〆 发表于:2024-06-09 点击:59

关于诚信的名言格言故事

1、三、李苦禅烧画

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3、名人名言:

4、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5、诚实守信,立身之本。

6、季布见曹某人是真诚拜见自己,就以礼相待,将他视若上宾,留吃留宿。后人根据“得到黄金千两,不如得到季布一诺”压缩成“一诺千金”,这成语自此流传开了。

7、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9、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10、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11、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12、共铸诚信,人人有责。

13、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14、人生百年以诚为贵,国家兴旺依法则灵。

15、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16、有关诚信的名言:

17、一、商鞅立木取信

18、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9、不讲诚信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可恨的,也是可怕的。

20、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21、成语“一诺千金”出自《史记》,一个叫季布的官员的故事。季布在楚汉相争时,基本立场站在项羽一边,他多次明帮暗助,使项羽得过胜利,陷刘邦于困难境地。因此在刘邦最后夺取天下,击败了楚霸王项寸后,汉王刘邦曾想杀死季布。在夏侯婴的极力劝说之下,刘邦才明白不可心胸狭窄,要以季布的才能为汉朝尽力,于是封官留用。

22、明礼诚信,人和事兴。

23、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24、人无诚不立,诚无信不强。

25、二、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

26、人无信不立,信以诚为本。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8、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迁移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民众认为奇怪,没有一个敢去搬的,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搬迁了那根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公布了法令。

29、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30、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关于诚信的名言格言故事

31、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

32、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33、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34、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35、有关诚信的故事:

36、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37、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38、人之所助者,信也。

39、关于诚信的格言

40、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41、人因诚信而高尚,人因无信而卑微。

42、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着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43、诚信是驿站,给劳顿的步履以歇息;诚信是力量,给疲惫的身心以补给。

44、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45、商鞅立木取信

46、君子一百,快马一鞭。

47、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48、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49、谎言是踏入欺骗道路的第一步。

50、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51、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52、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53、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54、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

55、诚,始于心,表于行,终于信。

56、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5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58、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59、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60、撒谎与行窃是一路子货。

关于诚信的名言格言故事

61、人无诚不立,业无信不兴。

6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63、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64、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65、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66、君子忧道不忧贫。

67、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68、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

69、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70、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

71、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

72、民无信不立。--孔子

73、季布有个同乡名叫曹邱生,能言善辩却爱巴结有权势的上层官员,所以,季布看不起曹某人。不过,有一次曹邱生来看望季布,说道:“我听说楚地到处流传关于你的事,大家都说‘得到黄金千两,不如得到季布一诺’,你一句应允承诺这么厉害,我要向全国广做宣传啊!”

7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75、“一诺千金”体现了贤人君子的高风亮节,人无虚言才赢得信用,足见诺言的重要。

76、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77、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78、四、经营人心

79、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80、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

8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8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83、日常生活,小到定一个见面倾谈约会,大到签署合约协议,只要有“一诺”,应必说话算数,不可随意更改、推诿、胡乱解释、偷换概念以违背约定或撕毁协议。这样才可取信于人,“一诺”便有如“千金”般高贵,从而受到朋友,以至世人的尊重和信任。

8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5、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8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87、诚信是立身之本。

88、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

8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90、得诚信者得天下。

关于诚信的名言格言故事

91、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92、信用重于黄金。

93、诺千金的季布

94、人不能自我设限,拟定低档的心理高度,把自己封闭在烦恼圈内。

95、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96、诚信,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就像一棵大树的幼芽,直根于每个家庭,生长于每个人的心中。

97、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98、诚在心间,信在人间。

99、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搀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

100、诚信经营是企业立身和经营之本。惟有诚信,方能赢得顾客信赖。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诚信  
>>以下同类内容推荐阅读:

1. 朋友圈旅行文案短句,适合旅游发的句子说说

2. 又拽又霸气的句子,个性文案朋友圈说说

3. 社会语录经典短句,很现实的话致自己

4. 朋友圈发晚安的说说,睡前治愈系文案

5. 心情语录短句,高质量朋友圈走心文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