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歌曲声中学习表演古诗里的情景,在游戏活动中孩子表现的很开心,也学的很像。通过模仿白鹅戏水的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2、初步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
3、标题:咏鹅 体裁:唐诗 朝代:唐代 作者:骆宾王 原文: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唐代诗人。字观光,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写作背景: 这是骆宾王在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鉴赏: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浮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鲜明。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4、教读两次。第一次拍节奏读,第二次边读边模拟动作。
5、(三)听一听,读一读。
6、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7、《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冰王于七岁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8、(3)这只大白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向着天空在唱歌呢,我们听一听它是怎样唱的。(放白鹅叫声)
9、仄仄仄平平。
10、活动准备
11、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用三个“鹅”字写出了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了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
12、(4)我们也来学一学白鹅唱歌吧。带领幼儿模仿动作,伸长脖子学白鹅叫声。(引出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13、(二)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
14、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5、同时,用“歌”、“浮”、“拨”等字描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声音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活灵活现的神态呈现了出来。
16、咏鹅骆宾王ééé鹅,鹅,鹅,qūxiàngxiàngtiāngē曲项向天歌。báimáofúlǜshuǐ白毛浮绿水,hōngzhǎngbōqīngbō红掌拨清波。
17、平仄仄平平。
18、译文: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
19、放白鹅叫声录音带,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0、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属于古体诗。第一句三个“鹅”字,是诗人对鹅的亲切呼唤,也可以理解为模仿鹅的叫声。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曲,弯曲。项,就是脖子。曲项,弯着脖子。歌,唱歌。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21、《咏鹅》
22、仄平平仄仄,
23、(四)音乐游戏:快乐的大白鹅
24、活动目标
25、考虑到小班幼儿因知识经验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咏鹅》这首易于小班幼儿理解的古诗来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呢?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趣味性的挖掘方面,花费了不少的心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肢体动作模仿来表现古诗内容。通过让幼儿模仿大白鹅头抬的高高的伸着脖子唱着歌、在水里像划船一样游泳等动作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感知诗的意境。这个活动环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强,模仿得也很不错,师幼互动也很好。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大白鹅基本的外形特征,如鹅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
26、放《咏鹅》朗读带,幼儿欣赏。
27、出示大白鹅的图片。(事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再用一张白纸遮住,以此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28、(一)听一听,猜一猜。
29、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浮”,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静态与动态,线条美与色彩美。供参考。
30、(2)大白鹅的脖子长得怎么样呢?(长长的)
31、录音机、白鹅叫声录音带、《咏鹅》朗读带、音乐带,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鹅图片,课前事先画好的“小河”。
32、咏鹅这首诗描写的景物,首先是白鹅和蓝天,曲项向天歌,弯着脖子对着天空在叫。然后是池塘和它周围的绿树,有了绿树的掩映,才有池塘的绿水。
3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4、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35、教学反思
36、放音乐歌曲《咏鹅》。
37、(1)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
38、活动过程
39、对古诗的教学,对于幼儿特别又是小班的幼儿来说显得有点枯燥,但是如果运用适宜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也会让他们兴致盎然,并在积极地参与中,得到很多的收获。
40、最后描写了白鹅在水中划动脚掌像船桨一样悠闲游玩的场景,所以,它描写了,鹅,天空,池塘,绿树,及白鹅悠闲游水的场景
41、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42、《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43、跟读一次。放录音朗读带,幼儿边跟读边用动作表演。
44、平,平,平,
45、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46、咏鹅诗的格律是:
47、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中,我采用先声夺人的办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即让幼儿听声猜动物,实践证明,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当我把白纸揭开,栩栩如生的大白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时,孩子们的脸上更是满溢着兴奋的表情。
48、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49、咏鹅(唐.骆宾王)
50、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大白鹅,边听音乐边表演,来到“小河”里尽情的嬉水玩耍。
51、重点难点
52、但在“听一听,读一读”这一环节中,也许是教法设计还不够理想,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些,因此幼儿学习朗读的情绪有所下降,有几个幼儿注意力开始转移,开始东张西望,不十分愿意跟老师朗读古诗。我想,如果我变换一些方式来教读,如由教师朗读诗句幼儿模仿动作;或教师一边指着白鹅的不同部位,一边诵读相应的诗句;或者让全体幼儿来诵读,我来指挂图。这样就增加了形象性,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不至于削弱。
53、(唐)骆宾王
54、教师有感情配乐朗读,边读边模拟动作表现古诗内容。
55、(4)大白鹅最喜欢游泳,它是怎样游泳的呢?(引导幼儿用双手模拟划水的动作,引出诗句“白毛浮绿水”)
56、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等特点,而3—13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年龄,从小让孩子接触古诗,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们在对古诗的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增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57、(5)大白鹅小脚的颜色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那么大白鹅游泳时脚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请幼儿自主创编动作,然后集体模仿(引出诗句“红掌拨清波”)。
58、这首《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59、本首古诗共四句。第一句、第二句描写是看到鹅的神态,弯曲着脖子朝天鸣叫。第三句、第四句描写的是鹅在水中游泳时的动作,白色的羽毛漂浮在水面上,用鹅掌在水中用力的拨弄着水,向前游去。整首诗描写了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