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此曲只应/天上/有,
3、创作背景
4、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5、此句的意思是“这样的乐曲只能是天上才有的,人世间有能听到几回呢”?古人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作者把“此曲”看作是天上的仙乐,这就是极度写出它的不同凡俗;然后,又用人间的罕闻,进一步写出它的珍贵。
6、整体赏析
7、杜甫赠花卿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诗句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8、后两句意思是:如此美妙音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听几回?
9、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10、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11、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
12、人间能得/几回/闻。
13、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
1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5、这两句是在前面写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从虚处下笔,把“此曲”之美好推到绝伦的地步。虚实结合,互相照应,完美地表现出了乐曲的精绝。
16、半入/江风/半入云。
17、此曲只应天上有,
18、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9、锦官城里每日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20、杜甫〔唐代〕
21、锦城/丝管/日纷纷,
22、半入江风半入云。
23、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24、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
25、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哪里能听见几回?
26、《赠花卿》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上元二年(761年)。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此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27、此诗讽刺委婉,寓思想于形象中。表面在赞美,实则在批评。借代修辞手法运用,形象而含蓄。“锦城丝管日纷纷”中的“丝管”代指音乐(管弦乐)。
28、赠花卿的划分节奏如下
2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30、赠花卿杜甫
31、人间能得几回闻。
32、锦城丝管日纷纷,
33、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致。
34、最后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像这样好听的音乐,仿佛只有天上才配拥有,凡人一辈子都听不了几次。真的是夸赞花敬定府上的曲子绝妙动听吗?当然不是。之所以这样写,纯粹是为了指责花敬定大逆不道的行为。
35、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