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5、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6、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
7、《赠孟浩然》
8、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9、一、古诗原文《汉江临泛》作者:王维(唐)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0、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1、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12、“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13、唐·杜甫
14、次北固山下
15、浩淼的江水仿佛一直延伸到了天地之外,山色苍茫,忽隐忽现,若有若无。
1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8、汉水浩瀚,好像是流到天地之外;
19、唐·李白
20、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唐代·王维《汉江临泛》
2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2、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3、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5、唐·孟浩然
26、二、白话译文楚国边塞连接着三湘之水,荆门山下茫茫九派相汇合。江水滚滚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绵水雾中时时隐现。波涛汹涌城郭仿佛飘江上,大浪翻滚远空好似在摇晃。襄阳的风光真是无限美好,愿与山翁留此地长醉不归。
27、共山水一色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28、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29、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0、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3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2、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33、唐·白居易
34、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35、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36、汉江临泛
3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38、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39、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0、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41、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4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4、唐·王湾
45、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要与山翁共醉于此。
4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7、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8、过香积寺
49、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5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52、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5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5、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7、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5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0、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6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62、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63、登岳阳楼
64、汉江临泛/汉江临眺
65、远望汉江,在古楚之地与“三湘”之水相连接,又与长江各条支流汇聚合流于荆门。
66、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6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68、《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69、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70、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71、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72、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73、《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74、《春望》
75、出自:汉江临泛
7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77、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78、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7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0、唐代·王维
81、这首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意思是说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82、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83、过故人庄
84、依稀可辨的城邑在前方的江水中上下漂浮,汹涌澎湃的波涛使远空也为之震动。
85、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86、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87、山居秋暝
88、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8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9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1、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92、唐·王维
93、《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9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5、襄阳这风和日丽的日子,要留与我和山翁醉酒赏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