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汪曾祺《徙》
2、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3、--汪曾祺《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
4、--汪曾祺《冬天》
5、汪曾祺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历史的大潮大浪中度过的,一生有坎坷有起伏,有战乱,有奔波,有饥饿有天灾。但是他笔下所描写的永远至始至终都是普通人的平常生活。在这么一份历史背景之下。人们对他的作品的评价是并没有批判性思想也不是那么深奥。但是他的作品中所描写的都是他所熟悉的人,他所熟悉的生活。这些人的品格体现出来的都是善良与美好,所写的都是一些美好而温馨的事物,给读者的感觉更是温暖的。
6、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7、他还创作了《白杨礼赞》、《风景谈》、《森林中的绅士》等散文。
8、年秋,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9、他写作平淡质朴、如话家常,主要作品有《大淖记事》《受戒》《晚饭花集》等,曾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1997年5月因病逝世,享年77岁。
10、《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11、中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先后任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团编剧、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等职。
12、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14、、“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15、汪曾祺是现代著名作家,有“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之称。
16、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
17、黄油饼是甜的,混着的眼泪是咸的,就像人生,交杂着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
18、汪曾祺没有号。(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男,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
20、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着自己像故事。
21、年,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诉称,中国知网在向公众提供汪曾祺作品《受戒》过程中,通过付费服务获取非法收益,给著作权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此前,海淀法院一审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文著协称,该案是中国知网被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诉诸法院的第一案。
22、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23、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作家、散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4、汪曾祺有“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之称。
25、--汪曾祺《邂逅》
26、--汪曾祺《一辈古人》
27、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28、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29、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30、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故事。
31、--汪曾祺《食事》
32、人生如梦,我投入了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33、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创造》、《林家铺子》
34、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
35、--汪曾祺
36、受戒,人间有味,大淖记事,故里三陈,慢煮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