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年级人而不仁精选7

红尘路上 发表于:2024-06-09 点击:59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年级人而不仁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在这章经文中,孔子说到,对没有仁德的人,如果过于痛恨他们,使他们无所容身,也会惹出祸乱。儒家一贯倡导以礼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认为适宜适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孔子在其它经文中所说的过犹之不及的道理是一致的。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本章与上一章联系起来,表达了孔子的分析社会的辩证思想。好勇而不安贫,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过于痛恨,使他们无所容身,也会惹出祸乱。所以,儒家倡导以礼来规范制约人的行为,认为适宜合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能把智勇仁义用在好的一面,祸乱也就兴不起来了。

5、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6、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8、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9、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1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出处是《论语·八佾篇》中的第三则;其中“而”的意思是却,表示转折语气的连词。

11、【翻译】:孔子说:“喜欢勇敢逞强却厌恶贫困,是一种祸害。对不仁的人憎恶太过,也是一种祸害。”

12、本章为《论语》:泰伯篇

13、【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4、【注释】

1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所谓“礼、乐”都是制度文明,“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乐”是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

17、①小子:指学生们。②观:观察力。③怨:讽刺。④迩(ěr):近。

1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1、(这句话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

22、问题中所引述的“人而不仁”一句出自《论语·八佾》。

2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4、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2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6、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7、【解读】

28、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9、出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好勇疾贫:是指好勇敢而又恨穷困。

30、①疾.恨,憎恨。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年级人而不仁

31、②已甚:即太过分。已,太。

3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3、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34、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35、人而不仁,疾之已甚的“而”意思是对待,让

36、值得注意的不仅仅是“人”的词类活用,句中“礼、乐”也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因为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37、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39、整句话的意思是:做人如果没有仁德之心,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之心,怎么对待音乐呢?

40、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41、因为孔子《三字经》里有“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不仁”是和“性本善”对立的,所以前面的“而”只能用来表示假设。

42、(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43、(恕,汉语拼音为shù。这个恕字,虽然经过孔子用这两句话来解释,但他的含义很广泛,一切事情,凡是自己不愿的事情,都不能够推给他人。这里包括言语行为都在其中的。)

44、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45、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4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7、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48、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4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50、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51、意思是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出自孔子《论语·八佾》:“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52、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5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4、《论语泰伯篇》中。

55、《论语·八佾》是儒家经典《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56、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57、【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58、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5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年级人而不仁

61、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2、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63、(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64、句中的“人”是词类活用,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并非本意的人,而是“做人”。

65、出处:《论语》:八佾篇

66、孔子说:喜欢勇敢逞强却厌恶贫困,是一种祸害。对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二年级    翻译  
>>以下同类内容推荐阅读:

1. 真情永在友谊长存的句子

2. 表达自己很失望的伤感文案

3. 很讽刺的句子句句穿心,现实又扎心的语句

4. 夸女生漂亮的俏皮话,高情商赞美女孩的幽默句子

5. 句子越短,杀伤力越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