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的成语故事50字
1、原义是相传东汉张芝学习书法很勤,家中衣帛都被写上字,然后再煮白;他在池边学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
2、悬梁刺股
3、囊萤映雪。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唐·欧阳询等撰《艺文类聚·续晋阳秋》和唐·徐坚撰《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
4、焚膏继晷
5、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勇于尝试,才能获得成功。
6、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7、勤学成语故事包括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三个:1.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李白的年轻人,他很喜欢诗歌,但是他不会写,于是他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最终他成为了一位文学巨匠。
8、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9、这则成语原是指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用以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其本身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0、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11、凿壁借光—匡衡
12、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3、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14、三余读书
15、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16、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17、勤能补拙: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王实甫的人,他天生聋哑,但他很努力地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和画家。
18、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19、临池学书: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芝传》。
20、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21、韦编三绝
22、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
23、形容一个人在练习书法,上非常用功,每日苦练,不知疲倦;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
24、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
25、囊萤映雪—车胤
26、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
27、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帏)”、“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28、下帷读书
29、孜孜不倦:这个故事是讲述了孔子的一段经历,他从小学习非常刻苦,即使在家里的小事情也不懈怠,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0、切磋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勤学的成语故事50字
31、程门立雪—杨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