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精选

儒家主张特点-58句优选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发表于:2024-06-09 点击:61

儒家主张特点

1、五、文化特征

2、儒家的态度是种传承,不是仅仅一代人的事,它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对于交友,追求志同道合,并不强求。关系以和睦为主。

3、儒家是殷商以降巫史文化的承袭者,又待别发展了西周的礼乐传统,保有三代的先王观,言必称尧舜,而尤其推崇文、武、周公,是一个重视血亲人伦、追求现世事功的学说。创始人为孔子,学说记载于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言论集《论语》中,其要旨在“礼”与“仁”。礼指宗法制度下的行为规范,孔子要求人们以礼约束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并自我克制,以达到礼的要求,此即“克己复礼”。如果说,礼是外在规范,仁便是思想内核,只有礼的外形,而无仁的实质,则毫无意义。

4、儒家的态度特别和雅,它不主张战争,希望和平。儒家的学者有爱人之心。

5、儒家主张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为美。

6、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统,从诞生以来对中华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形成中华民族固有的特色文化,不论是伦理、道德、政治、军事、人文、艺术等方面都体现出浓郁的儒家文化色彩,儒家文化从春秋时期历经各朝各代,直到今天都对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

7、中国人大体上来看是一个无宗教、无信仰的民族,无神论是中华宗教的文化特点。

8、相对来说,儒家的仁者爱人,是比较理性的,而墨家的兼爱,却十分理想主义。所以,儒家思想可以不断发展壮大,而墨家思想,在秦汉以后销声匿迹,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太理想化。

9、②儒家学者的语言是正式的,不会有闲言碎语。他们期望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10、③在学习上他们重视,多读书,吸取更多的文化,以此不断的前进。他们有理想抱负,期待为国出力安定家园。

11、④他们知道如何和人相处,在实际生活中想要做谦谦君子。因此,儒家的态度真诚,他们不喜欢小人的媚俗。

12、在颇具伦理特色的中国思想史上,利义问题一直是一个问题。从先秦到西汉初似乎只讲重义轻利,没有把义利绝对对立起来,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为君子和小人是对立的,后人便以为孔子说的义利也是对立的。但孔子也说过“义以生利”说明他并非将义利绝对对立起来的。对义利只有厚薄先后之别,“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另外,先秦儒家具有明显的财富观点,在儒家来讲,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孔子把民众的富贫看作是关系到五朝存之的重要原因。孟子则提出了“恒产”说。但同时他们都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强制,要重义轻利。孟子更是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

13、孟子:力主“法先王”。阐扬“王道“、“仁政”理想,并以人性善作为仁政说的人性论基础。

14、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15、一、政治特征:

16、儒家:“复礼”与“归仁”

17、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对德政可能产生的良好效果的总的描述。孔子还主张对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认为应该用道德和礼教来管理群众,认为理想的政治是免刑。孟子继续了这个传统,主张“省刑罚”,提倡以礼化为主,强调道德礼教在稳定社会次序方面的重要性。而德治的主体是统治者,统治者自身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才能正人。

18、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

19、这一点,恰恰成为儒家和墨家学派的对立之处。因为,儒家的仁者爱人,是建立在血缘关系远近的基础上的,儒家认为,你要先爱父母,这叫做孝,然后再爱兄弟姐妹,这叫做悌,再按照社会等级制度,爱朋友,爱领导等。

20、朱熹,新儒家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提出了“理气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21、重视传统、注重继承,儒家一贯主张“祖述先舜宪章文武”,欣赏古昔、效法先王,孔子就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整理六经也是为提倡古道。后来,孟子则提倡“法先王”少“言必称尧舜”

22、儒家的基本范畴是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其本意就是人与人之间和睦、亲密的关系,故儒家讲尊贤也讲亲亲。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爱人”就意味着不仅要求仁者爱人,而且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道德要求:“恭,宽,信,敏,德”这五者之中孔子比较重视信,他认为“信”是一个很重要的规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还认为能做到仁的人其性格具有刚、毅、木、讷的特点,也主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等等。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其“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并以人性论、良知论作为仁政说的人性论基础。性善论是他学说的核心。礼则是仁这一内在品质修养要求的外化,即一种外在他律性的规范和典章制度,孔子的“礼”却是积淀在仁中的孔子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认为克己复礼是最能直接实现仁的。即“克己复礼为仁”。只有按照“仁”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才能做到“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仁是内心自觉,礼是外在控制,构成了“内仁外礼”的整合关系。

23、儒家学派的背景:春秋的战乱失去西周等级森严的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同时又提出了仁礼中庸等思想,又开创了私学,把他的思想传下去。儒家学派的背景是老子的礼制思想。孔子吸收了老子对礼制的一些见解,但又屏弃了老子思想中的消极成分。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加以吸收、改造和创新,早期的儒家学派终于诞生了。

24、⑤儒家有一定的距离感,这也是一种尺度,中庸之道在很多地方可以用。

25、孔子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私学,使学移民间,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学礼、义、信等知识外,还考察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另外还重视“学知知之”和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孔子要求弟子应具有求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第三,儒家不信鬼神,他们强调个人的努力。孔子认为,不知生焉知死,强调要敬鬼神而远之。人先要活的明白。而墨家却强调鬼神的力量。墨家其实是最强调个人努力的,认为人可以战胜一切。他们信奉鬼神的目的是,吓唬那些统治者,在一定范围内,限制权力。墨家告诉统治者,鬼神会监视人间统治者的行为,从而行使奖励良善惩处罪责的行为。

27、先秦儒家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8、中国文化中普通存在着“和合”观念,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乃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9、先秦儒家把战争作为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来看待,认为文、武之道不可偏废。在他们看来,战争的目的性服从于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目的或动机的正义性是战争正义性的前提,而战争的正义性又取决于战争的过程是否保民、恤民,保民恤民的仁义思想则源自儒家厚生利用、无伤为仁的深厚生命精神。保民恤民、厚生利用的原则就必须反对战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而即使而“止戈为武”、“以战止战”是必要的,那么它也必须最大限度地不伤及无辜,不破坏民生。先秦儒家“敌国不相征”观点乃认为平等的国家之间,一方纵然有征讨另一方的道义理由,但它也没有发起征讨的权利,而必须由超越国家形态和国家利益的更高组织付诸实施;但是,先秦儒家并不以为“敌国不相征”可以成为对内持续暴政且拒绝外国正义性干涉的绝对理由。为抵御外侮和保障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先秦儒家以为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战备,加强对国民的战事训练,以低伤亡、低代价赢得“救无辜,伐有罪”之战争。

30、政治和伦理结合,对儒家来说,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名份制则是儒家伦理的理论基础。即“君君臣臣子子”,要按照礼的关系摆正君臣关系维护这种关系要靠内心的自觉性,即思孝梯。

儒家主张特点

31、代表人物:孔子,学说记载于《论语》,要旨在于“礼”和“仁”。

32、四、教育特征

33、第二,儒家学派和墨家学派的方法论,具有相似点。儒家强调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孔子的过犹不及,中庸里面的中庸之道,都是儒家的方法论。而墨家则强调功利主义,强调一切行为要对社会有用,否则就应该在被抛弃之列。这两种思想在大方向上,是相似的。但是在具体处理问题上,儒家又体现了他的灵活性,而墨家却不大容易变通。

34、第四,儒家和墨家都提倡和平。孔子的大同世界,孟子的王道理想,墨家的非攻等,都是强调和平反战。

35、二、伦理特征

36、第一,他们都是一个提倡爱的学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仁。孟子则把孔子的仁学思想,总结为仁者爱人。而墨家学派更加强调爱。墨子特别提倡兼爱。认为天下人不分贵贱亲疏,都要去爱,都要去帮助他们。

37、孔子创立儒学的地域文化背景:

38、孟子,儒家理想主义学派代表,核心思想是“仁政”,现实主义学派代表,继承并发展儒家“礼乐”思想,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提出“性恶论”。

39、孔子,儒家创建人,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克己复礼”,做人要克制自己。

40、儒家学派的主张: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41、①对于矛盾,儒家想要以温和的方式解决,比如沟通。人要有礼仪,这样在待人接物上才会到位。儒家也是注重衣着打扮的,儒生的装束是隆重的,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42、地处泰山之阳、黄淮平原东部的邹鲁地区原属东夷,农耕文化和礼乐传统发达较早。大汶口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的考古成果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商部族源出东夷,商王朝在盘庚迁殷以前,曾在这一带建都四十余年。西周建立后,周公父子受封建鲁,这里又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头号重镇与姬姓贵族推行“周礼”的示范性大国。

43、荀子:荀子侧重发展孔子的礼学,力主“法后王”,通过礼法规范社会,达到“一天下”目的,人性恶则是其礼学的人性基础。

44、重人治:君民同乐的太平治世,一直是先秦儒家笃信渴求的乌托邦以及性善的理论基础,注重对人进行利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成为一种必然。先秦儒家所推崇的社会组织形式可以归纳为“内仁外乱”。孟子认为行仁政首先要重民,“民为邦本”继承并发展先贤的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观念

45、三、经济特征

46、“人而不广,如礼何?”孔子从西周已出现的“仁”这一概念,发挥出多重含义。如:“仁者爱人”、“孝弟也备其为仁之本与”等等。总之,从思想深处强化宗法血缘纽带,是“仁”的精义所在,也是儒学区别于其他诸子的显著特征。

47、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的贡献在于,他系统整理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48、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49、其实,儒家学派和墨家学派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

50、墨子主张“兼爱”,也就是倡导人们之间的平等。视人如己,相亲相爱。孔子主张的是“仁”,“仁者爱人”是孔子的倡导,因此儒家思想的一个表现就是倡导大同的社会。他们是思想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也有着一些不同之处,中华民族的先圣用他们的智慧和行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真善美,大爱与至善使得我们的文化更加的精彩。下面我们来看看墨子和孔子的思想的异同之处。

51、和贵中庸:“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道德观念,最早由孔子提出,核心是“致中和”,这正是对“中庸”思想的发展,要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都要适度,达到“中的状态,事物总体才能和谐,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52、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具有古典主义的性质。

53、孔孟是孔子学派的代表。他思想的实质是倡导“仁义”。提出诸如“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并倡导“忠诚”的方式”,并认为“仁慈”的实施应由“礼节”来规范:“自我克制和恢复礼节是好的。”关于自周寅以来对鬼神的宗教迷信,他持怀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54、儒家主张"里仁为美",即内心充满仁爱是最好的。

55、比如,在厚葬的问题上。儒家认为,厚葬的仪式感很重要,绝对不能抛弃。因为这代表了人之大伦。而墨家学派认为,厚葬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金,绝对要废掉。

56、儒家美学以“仁”为基础,以“中和”之美为核心。强调个人的修养,物我感应,以物态度人情的审美意识,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在强调个人的同时,又注重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古典美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57、墨家学派其实是从儒家学派中分裂出来的。墨子曾经是儒家学派的弟子,后来因为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墨子离开了儒家学派,并开始猛烈抨击儒家学派,从而在儒家学派看来,墨子就是一个叛徒,而且是欺师灭祖的无耻之徒。所以,雄辩且喜欢骂人的儒家学派的亚圣孟子,对墨家学派大打出手,骂他们是禽兽。

58、这就是墨子和孔子思想的不同。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以下同类内容推荐阅读:

1. 发朋友圈高质量的句子,心态好格局大的文案

2. 高级感生日文案,高质量生日祝福语大全

3. 失眠伤感的句子,形容深夜孤独的文案

4. 雪景发朋友圈的句子,下雪的文案浪漫高级感

5. 讽刺没素质没教养的人文案,最脏最毒最贱的骂人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