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
1、提问格式:
2、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3、同时,平时也要多多积累古诗词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4、凤口衔镫金炫转,人醉觉寒轻。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
5、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6、尾联“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中的“宁馨”即如此。诗人感叹智藏忘我勤奋,有几人能如此法力高深,同时也是对中国学道者的鞭策。智藏“学得中州语”,而且超过唐代一般学者,青出于蓝。不枉他“浮杯万里”,历经惊涛骇浪,“遍礼名山”,踏过艰难崎岖的坎坷!
7、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8、这是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的诗。日本学问僧智藏,大约在大历五年(770年)至建中初(780年)来唐学习佛法,与刘禹锡交往甚密。刘禹锡不但“善诗”,而且颇有才能和卓识,参与政治,涉足王叔文集团,被“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钻研禅学,与僧人交情甚厚,蜀僧广宣曾“与刘禹锡最善”。这首诗写智藏和尚到唐朝的活动和禅学的高超造诣。
9、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10、(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11、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12、武陵春,词牌名。
13、(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14、二、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15、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16、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7、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18、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19、(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0、在高考语文中,古诗鉴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21、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22、三、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
23、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4、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25、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6、拟物(借物喻人):
27、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
28、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
29、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30、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藉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
31、首先看问的是什么问题,要对症下药。根据万能公式说古诗鉴赏题,这句诗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等,套用公式就可以。
32、答题步骤:
33、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
34、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35、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36、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仄平平。
37、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8、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39、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40、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剩落瑶花衬月明,嫌怕有纤尘。
41、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2、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43、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44、一、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45、“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使前面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深化,挖掘出智藏雄厚法力和佛学造诣的根源,展示出更深一层的内涵。“身无彼我”即无我相、无人相,忘怀彼我。物我本无区别,区别只在于人的观念——“本心”之中。只要“物我两忘”,彼岸、此岸、故土、大唐这些空间概念就全被打破、不存在了,故土与他乡已没有区别,自然也就不会再去怀恋故土。“真如”即真实如常不变的至理。人的“本心”就是“真如”,只要顿悟本心,就可以打破“事法界”的障碍、“理法界”的束缚,立时成佛。人们诵经,不也就是为了成佛吗?既然已心会真如,成了佛,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读经了。
46、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47、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48、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49、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50、首联两句,点出智藏来中国道远途艰,展示僧人万里渡海,以及到中国后遍游山川寻找性灵的历程。传说一和尚常乘木杯渡水,因名杯度。诗人以“浮杯”来描写智藏远涉重洋的艰辛来访。“性灵”即灵性、聪慧的本性。名山大川,清静幽深,正是陶冶性情,修身练性所在。流连于神界、人间、物质、精神之间,在对自然的直觉观照中使“我”和“自然”融为一体、混沌一片,适应性灵,参悟禅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森林水鸟,佛即我心,我心即佛。诗人将“浮杯”与“性灵”置入“万里沧溟”、“遍礼名山”的既汹涌壮阔又灵秀缥缈的境界中,给智藏这位高人的访唐和参禅凭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氛围。
51、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52、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53、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54、从另一层意思讲,佛教认为一切文字、语言都不代表,也不可能表述真正的佛法。读经对人的解脱不见得有什么用,应以直觉观照、沉思默想来参禅、顿悟。诗人在此称颂智藏已达到了物我两忘、本心清静的高深境界,自然引出最后一联。
55、鉴赏修辞
56、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57、相传是北宋词人毛滂所创。毛滂根据楚地流传的曲调,作了一曲“武林春”,后来便作为曲子词形式流传了下来。《填词名解》云,调名取自唐人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诗“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其源出东晋陶潜《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语,故名。
58、三、四两句“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是对智藏的形象描绘和心理刻画。降龙即降伏神龙而入钵中,《高僧传·涉公传》载“僧涉能以密咒咒下神龙”。鹤在古人心目中被认为是仙禽,曾有放鹤田野的传说。透过“深夜降龙”、“放鹤野田”等具体场景的描写,刻画出高僧智藏精深的佛法和神逸的心态。而“潭水黑”、“野田青”这两笔具象逼真的描写,更把读者带入画面,使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似亲见神龙随着大师的咒语潜入深潭,跟随着被释放的仙鹤,摆脱了束缚,冲进初秋的田野,“顿了本心清净”,在潜虬幽姿、飞鸿远音、园柳鸣禽中体验澹泊无为、遁世远隐的玄思,从云日辉映、空水澄鲜中体验陶冶性情、颐养天年的乐趣,给人一种虚明澄静的喜悦。
59、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60、此调写春日赏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
61、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模板和技巧的话呢,一般就是我们先去审题,认真的审读题目所问的是什么?
62、联想和想象
63、延伸内容包括:在答题时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尽量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路,还要注意排版、标点和书写的规范性。
64、《赠日本僧智藏》
65、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6、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67、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68、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69、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动。
70、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71、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72、(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73、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74、武陵春,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正体以毛滂词《武陵春·风过冰檐环佩响》为代表。
75、在解释古诗时,首先需要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然后分析古诗中的诗意、艺术手法以及表现主题的方式。
76、(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77、千万不能答非所问,然后我们需要有一种恩条作答的意思,123说清楚,另外呢,我要能去明确考察的是什么样的知识点?
78、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
79、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80、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81、四、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程式
82、比如说考察的是意象意境,还是表达技巧,还是情感一类的
83、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
84、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85、刘禹锡的诗,《唐音癸签》称“以意为主”,这“意”不是浮在文字表面,而是溶化在形象之中。“浮杯”、“沧溟”、“潭水”、“野田”,这些看似平凡的景物,既是写智藏,又凝结着诗人的情思,也有诗人的直觉观照在其中。“降龙”、“身无彼我”、“真如”、“经”,这些故事概念,不仅写智藏,也透出诗人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同时写来自然、澄澈,体会多少,感觉多少,全在一个“悟”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