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笑大方
1、发表意见之前要先确实求证,免得出了错误,贻笑大方。
2、“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3、这个成语意思是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用于自谦。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4、《精忠岳传.第一○回》:“小生却疑是此剑──但说来又恐不是,岂不贻笑大方?”
5、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做出了可笑的行为或者言论,让人家可以毫不客气地嘲笑你。3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避免做出这样的行为,保持自己的形象,不要给别人留下可笑的印象
6、这两个成语典故,源自同一个故事。据《庄子?秋水》载,秋日里,山洪按时令而至。于是,大川小流的水都汇入了黄河。河神觉得河面波涛汹涌的样子很是壮观,于是欣喜异常,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聚集在他这里了。河神在洋洋得意中顺流而下,一直来到了北海边。面对茫茫大海,河神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于是便面对海神仰首慨叹道世间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海神你这样的浩瀚无边,我才相信他们说的是真话。我要不来你这里,可就危险了,将来必会因自己的自以为是而被真正的大家所笑话了”。
7、大家不仅记住中学学习贻笑大方、望洋兴叹的意思,还要记住他们的出处是《庄子.秋水》,有机会读一读这本书,扩展一下知识。
8、贻笑大方、望洋兴叹都是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9、庄子·秋水
10、贻笑大方,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1]这个成语意思是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用于自谦。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1、成语出处:
12、这个成语意思是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用于自谦。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1]
13、贻笑大方,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14、元.刘将孙〈须溪先生集序〉:“乃皇庆壬子《泉江文集》刻本成,远征为序。呜呼,如之何!使孺子僣妄重贻笑于大方也。”
15、文章选自《庄子·外篇》,《秋水》篇。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6、【示例】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所以不敢冒昧进谒。
17、《庄子.秋水》
18、贻笑大方,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1]
19、自知之明、虚怀若谷
20、《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若遇一烦难之缺,转恐才不胜任,必致贻笑大方。”
21、在《庄子.秋水》中,“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是贻笑大方的出处。在《庄子.秋水》中还有望洋兴叹的出处。
22、贻笑大方,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3、传为笑谈、见笑大方
24、《庄子·秋水》
25、贻笑大方,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26、《镜花缘.第五二回》:“妹子素日久仰姐姐大才,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所以不敢冒昧进谒。”
27、yíxiàodàfāng
28、“贻笑大方”是指被内行人笑话,含被动语意。
29、意思就是让见多识广的人或内行人笑话。
30、网上搜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贻笑大方
31、这些油画水准不高,可用来自娱,如果拿去参展,恐怕要贻笑大方。
32、《镜花缘.第一七回》:“一概似是而非,其义何能分别?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婢子以此细事上渎高贤,真是贻笑大方。”
33、贻笑大方
34、【解释】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35、《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6、贻笑:让人笑话;大方:指见多识广的人。让见多识广的人或内行人笑话。
37、[yíxiàodàfāng]
38、【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9、这就是“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典故的由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