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简单道理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先誉其盾之坚,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自相矛盾这者寓言让我明白了: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3、释义: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4、反义词:天衣无缝、自圆其说、无懈可击。
5、拓展资料
6、“自相矛盾”告诉我们说话做事都要讲究实事求是,不能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自己与自己产生矛盾。
7、自相矛盾:我明白了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是事情前后不一致画蛇添足:我明白了做事情要尊重事实,不可凭空武断,不然就会做出事与愿违的事情
8、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9、《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在故事里,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自卖自夸,结果却暴露自己在言语上的谬误,最后让人嘲笑,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10、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11、《自相矛盾》是一则对人十分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这则寓言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去启示人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要互相抵触,否则很难自圆其说。也就是说一个矛盾体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如同评价一个人的长相,他又黑又白一样。
12、自相矛盾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三思而后行。世上不大可能同时存在无坚不摧的矛和牢不可破的盾。自相矛盾,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13、自相矛盾就是指一个人前说后否定。自己没有主见,让人无所适从。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那种“嘴上没毛,说话不牢”的人吧!
14、自相矛盾【zìxiāngmáodùn】
15、近义词:相互抵触、前后抵触。
16、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
17、明白了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不能相互抵触这个道理。
18、《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矛盾,不能超出事物的实际情况来夸下海口,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自相矛盾”常用来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19、原文出自《韩非子·难一》:
20、出处:《韩非子·`说难》“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1、原文楚人有卖盾与矛者,先誉其盾之坚,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之利,曰:“吾矛之利,万物莫不陷也。”市人诘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译文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22、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要实事求是,不要像他那样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自圆其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