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赏析500字
1、《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4、这章经文中。南宫适用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感化身边的人,进而感化天下的人,不仅可以身安,而旦可以获得天下。禹和稷就是例子。靠自己的武功和武力来征服别人,不仅会失去天下,而且性命不保。羿和奡就例子。
5、仁以为己任。
6、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7、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8、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9、孔子很赞成他的观点,并用这个是君子啊来肯定他的说法。
10、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11、《论语》被称为中国人的圣书,是中国人民对她的赞誉,也是世界人民对她的赞誉,当之无愧。
12、论语赏析
13、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15、这部书循循善诱,有事理说明,有行为引导,教人明理,使人成熟,是中国人的圣书这一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16、诗三百,思无邪。
17、南宫适问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
18、不学礼,无以立
19、宽则得众。
20、一个仁字贯穿《论语》一书,孔子在经文中也提到吾道一以贯之。一个人立身处世,仁是其总纲,仁德修养体现在时时处处,不可须臾离也。可见仁不仅仅是道德修养,而且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有仁的体现。虽然《论语》一书,叙述的事例很多,讲的道理很多,但究其核心,则是仁的境界高低的具体体现。
21、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22、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23、《论语宪问篇》第五章经文是:
24、《论语子路篇》中的经文很多,今举其一章经文如下:
2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6、在这章经文中,孔子阐述了君子和小人在日常生活中处事的区别。君子平易近人,容易相处,但用邪门歪道去讨好他是行不通的,他在用人的时候也会量才使用。而小人则与君子相反。小人很难相处,不好侍奉,但喜欢歪门邪道,用人求全责备。孔子的话虽是教诲,也是提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