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2、过:经过。
3、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4、“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
5、意思是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6、古诗风的意思和含义是: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7、“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8、【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非常精巧的咏物诗,诗中并没有出现风字,但每一句里我们都能见到风的身影。第一二句,我们要注意解和能的妙处,诗人仿佛是风的老朋友说起了它的能耐。多少悲秋与怀春的辞句都被这两句诗涵括了进去,人们读着读着不禁醒悟,这世上的悲伤与欢乐居然全与和风联系起来了。诗中的四组量词的使用也是一大特色,都是句子里同样的位置,却不显得呆板。三秋二月还算是实指,千尺万竿就带些夸张,把江面壮观的浪涛还有竹林幽寂的景致都写活了。
9、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写出了风的力量。
10、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在作者笔下,变得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可以闻、耳可以听。
11、④过:经过。
12、意思是: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催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出处:《风》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创作背景:此诗作年未得确证。有人认为,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三人一起在春天游泸峰山,山上景色秀美,一片葱郁。
13、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14、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15、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6、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17、等及峰顶之时,一阵清风吹来,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18、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19、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
20、作者: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注释
21、①解:能够。
2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
23、“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24、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释义: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25、(4)、斜:倾斜。扩展资料: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26、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
27、“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28、⑤斜:倾斜。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赏析 这首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29、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0、等及峰顶之时,一阵清风吹来,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原诗:《风》唐代: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31、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32、(2)、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3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3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35、译文及注释
36、释义: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催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简介:李峤,唐代诗人。字巨山,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是隋内史侍郎李元操曾孙,少有才志,二十岁举进士。此诗作年未得确证。
37、有人认为,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三人一起在春天游泸峰山,山上景色秀美,一片葱郁。
38、斜:倾斜。
39、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40、“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41、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的外力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42、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风是无形的,风又是实在的,我们看不到风,却能感受到风。秋风能扫尽落叶,春风能催开鲜花,风能激起千层浪,风能吹得万竹斜。
43、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44、(3)、过:经过。
45、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