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宋·范仲淹《苏幕遮》。望不见故乡的痛苦之情。但诗人却不直说,而是先写“山映斜阳天接水”之景,以苍茫辽远的意境衬托“更在斜阳外”的“无情”芳草更为辽远,从而借“芳草”喻故乡,由芳草的“无情”反衬诗人对故乡的“有情”。
2、诗配画也是儿童画的一种,只不过在儿童画的基础上配以古诗文字内容,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简简单单表现中国文化魅力所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诗和儿童图画搭配的文化韵味,使小学生更能轻而易举的记住古诗词。
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4、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5、一、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6、继续在山峰的后面画上连绵的山峰,然后开始涂色,先给草地和树丛涂上绿色。
7、最后我们给河流涂蓝色,山峰涂绿色,天空涂蓝色并画上云朵,在左上角写上主题诗,简单的蜂诗配简笔画就完成啦!
8、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跃金,金光闪动。沉璧,指月影像沉入水中的宝玉。诗句描写夜晚月光照在水面波光粼粼、明月映水犹如玉璧沉水一般的美丽景象。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9、《登表海楼》
10、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指浮云。皓,明亮。诗句描写夜登岳阳楼所见之景:夜空无浮云、明月照千里。
11、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
12、七、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九、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4、三、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5、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指水势浩大汹涌的样子。横,此指广阔。际涯,边际。诗句描写洞庭湖水势浩大、广阔无边的景象。
16、《游庐山》
17、八、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18、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晨阳光灿烂,黄昏雾霭沉沉,景色变化无穷。洞庭湖景色之美及登临岳阳楼揽胜的非同一般。
19、十、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0、出自宋·范仲淹《渔家傲》。诗句描写守卫边塞的将军与战士的深切思乡之情。为了表现这种情感,作者除了以将军的“白发”与征夫之“泪”来作特写外,还以羌管的悠扬之声与霜满地的视听觉形象予以铺垫。写羌笛的悠扬之声,意在反衬将士听不到家乡之音的悲伤之情。写霜满地,意在突出强调“塞下秋来风景异”的意蕴,以此与将士的家乡风景形成对比,从而说明将士之所以“不寐”的原因。
21、接着花朵旁边画上河流,河流的对岸画上一座山峰,山峰高耸,在山峰的下面是树丛和鲜花,画上几只飞舞的小蜜蜂。
22、再来给鲜花涂上彩色,可以涂上红色、粉色、黄色等等颜色,小蜜蜂涂上黄色和黑色,翅膀涂蓝色。
23、四、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5、出自宋·范仲淹《渔家傲》。塞下,指塞外。衡阳雁去,衡阳有回雁峰,传说北雁飞到此处就不再南飞了。塞外秋来万物尽萧瑟、大雁往南飞的景象。以“无留意”写大雁,是比拟修辞手法的运用,意在将雁人格化,说雁不愿逗留草原,毫不留恋地飞往南方,意在强调秋天草原的荒凉。
26、《江上渔者》
27、江上渔者
28、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9、作者:范仲淹
30、出自宋·范仲淹《渔家傲》。诗句描写边塞关城日暮时分的情景:千峰壁立、烽烟直上的远景之下,一轮红日冉冉西下,秋风萧瑟,马鸣萧萧,号角四起,一座边塞孤城的城门徐徐关闭。其所勾勒的边塞晚景,就像一幅生动的图画,有声有色,虽然格调有些苍凉,但意象却扩大悲壮,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31、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
32、五老闲游依舳舻,碧梯云径好和途。
33、二、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34、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怒号,怒吼。隐耀,指日月星辰都隐去了光辉。潜行,形影不见。诗句描写连月阴雨时节洞庭湖风高浪急、日月无辉、山岳遁形的景象。
35、五、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6、首先在画面的左下角画上一些花朵,各种形态的花朵聚集在一起,花朵上画上几只小蜜蜂,正在辛勤的采蜜。
37、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诗句描写“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时洞庭湖水天一色、宽阔无垠的景象。前句写蓝天映于湖水之中,使水天一色;后句用夸张修辞手法,极言湖面的开阔广大。两句八字所构拟的广阔气象,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心旷神怡。
38、登表海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