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字词原意解释出来。
2、意象:萧瑟的秋风,高远天空,猿啸,江水,飞鸟,落叶等,综合在一起来看就构成了萧索,肃杀,萧瑟的意境,融情于景。为后两联抒情表达诗人多病孤独,常年漂泊的羁旅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张本。
3、如果是分析加点字词,分三步走。
4、②运用历史故事。
5、(3)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
6、借物抒情
7、“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8、(三)相关范畴——褒贬
9、一、象征:
10、②以哀景写哀情
11、①相反相成
12、(1)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
13、点染2、曲直3、隐显4、移情
14、特别提醒——勿泛化使用
15、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16、二、议论
17、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18、如宋代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19、(二)间接抒情
20、动静结合
21、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22、诗歌的意境,是关于诗歌这一艺术形象的理论。
23、三、记叙
24、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5、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26、六、用典
27、②相辅相成
28、(1)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
2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其知识框架如下:
30、(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1、作用(艺术效果)
32、四、衬托
33、诗中有画:
34、④以哀景写乐情
35、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36、无论中考高考,都有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如下:一、古诗鉴赏离不开三个问题一是写什么?(内容)、二是怎样写的?(方法)三是为什么写的?(主题)读懂古诗的写法,就能快速有效的答题。二、答题方法1、捕捉信息把握诗歌基本信息的要素(1)诗歌的吟咏对象及特点对象就是人、事、物、景。(2)、作者借助吟咏对象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3)、作者表现吟咏对象及抒情言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列清单)2、列清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闻笛----折柳----故园情。情感:(故园情)思乡怀远之情。技巧:接物抒情。列举古诗的清单,可操作性强,但应注意:所列举的信息要紧扣题中所问,要起到为解题提供分析材料的作用。三、抓住关键词语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方法是抓关键词语。什么是关健词语?诗中的名词(写景、写物、写人),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弄清它写了什么。动词、形容词、能反映诗人辛勤的形容词。四、如何鉴赏?鉴赏:内容,形象、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语言、技巧用了什么语言、技巧,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归纳、梳理出相应的解题思路。五、语言(炼字)类考题答题的基本思路与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情态。“看“字。每回看一次,都令自己肝肠寸断,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情景。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在整体上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六、答题思路1、答法:研究题干(1)、方向:思想、气氛、形象、结构、手法、(2)、层级:填空(用词)、简答(问什么,答什么)、简述(温习议论文,观点+材料)2、性质判断:规范、半开放、开放。观点,符合社会价值观,符合逻辑。问到人或物特征,用形容词。注重意译的重要。古诗的表现手法与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高度重叠。3、古诗词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手法就是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卒章显志、借物抒情、特征与功能。
37、③缘情布景
38、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39、十、列锦
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41、对比,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
42、(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43、细节描写
44、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
45、十、离合
46、主要就是抓住意象,多个意象构成一种意境。诗人在抒情时往往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含蓄委婉的。那么通过意象,营造氛围,构成意境,即可窥探到诗人的感情。
47、(四)常见常用典故
48、性质分类
49、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诗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耐人寻味。
50、三、结构对比:
51、(三)类别
52、九、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53、十一、蒙太奇
54、特别提醒——烘托实际上是一种侧面描写。
55、一、层层渲染、铺垫
56、至明代,由朱承爵(明代藏书家、画家)又从艺术形象的构成和艺术效果两个方面,对意境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
57、解释字词在句中或文中的含义。
58、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基本规律:
59、"意境",亦称为:"境界"。这个词语本出于佛经,原来指的是某种悟道的境地。
60、(三)区别与联系
61、再分析诗歌作者想要抒发的的感情,最好联系诗歌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综合分析。
62、①以乐景写乐情
63、借事抒情(用典故)
64、联想、想象与夸张
65、(2)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66、分析意境就是寻景、探情的过程。由外化可观之景捕捉内在虚化之情。各种风格的诗句意境便不同。一类境意(情)
67、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68、②已逝之景之境。
69、十一、迭字
70、二、联想和想象
71、⑤景略情在
72、(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
73、四、卒章显志
74、直接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
75、五、渲染
76、“虚”的三类内容
77、表现手法
78、唐代皎然(据说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之十世孙。唐代著名诗论家),及司图空(唐代诗人,)等已经注意到,意境不是客观的"物境“与主观的“情境“的简单相加,而是寓情于景,思与境谐。既,强调情与境的有机统一,这个也是我国诗歌意境之首创。,对后代均有所影响。
79、修辞手法
80、山水诗自然、平淡闲适、愉悦
81、二、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82、一、意境=意+境
83、整体分析字词包含的作者情感。如果是分析句子(比如划线句),也是分三步走。1、判断句子是否用到了修辞手法,或者其他的表达手法(如描写方法、说明方法等)。2、说出此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某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什么)。3、还是要分析句子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了。
84、联想、想象与浪漫主义
85、二、关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86、二、比拟五、夸张八、反问
87、三、抑扬
88、内容分类:
89、②以景结情(情→景)
90、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91、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在某个夜里花儿盛开,清香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92、三、双关六、对偶九、互文
9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4、一、关于表达方式
95、(二)手法与艺术手法在外延上不仅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也包括具体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也就是说,描写、抒情等不是手法,也不是艺术手法,但是,怎样描写、怎样抒情诸如“侧面描写”“白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具体的描写、抒情方式就是手法或艺术手法了。
96、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97、(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
98、欲抑先扬
99、表达技巧诸概念辨析
100、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101、似贬实褒2、似褒实贬
102、(2)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103、(1)它们的目的不同(2)修辞作用不同
104、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105、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106、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107、(3)正用典故(4)反用典故
108、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109、八、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110、《白梅》元代:王冕
111、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112、从六朝起,始被借以论诗。历代文论家对意境均作过多方面的探讨。
113、表达方式
114、只是诗人在灯下画了一枝墨梅而已。而诗句却造成这样的意向:忽然在一夜之中,世间的白梅都齐齐绽放,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大地。这首诗给人以品高兼志大,绝俗而又入世的矛盾统一的感觉,这又正是王冕人格的写照。
115、古诗赏析:
116、一、比喻四、借代七、设问
117、(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
118、借景抒情
119、诗歌鉴赏就是对诗歌以及诗歌里面的句子进行简要的文学赏析。
120、一、抒情方式
121、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122、意境是古代诗人创作时孜孜以求的形象,写景诗,意境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所构造的人化环境。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专论了“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还认为“境界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故诗词的意境实含意与境两个因素。因而品味诗词意境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23、③以乐景衬哀情
124、点面结合
125、(一)修辞手法(二)表现手法
126、前两句,诗人与客人夜间在火炉前,火炉炭火刚红,壶中热水滚滚,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着芳香的浓茶,向火深谈;而屋外是寒气逼人,屋内是温暖如春,诗人的心情也与屋外的境地迥别。
127、(4)“虚”与联想、想象
128、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129、第四节结构模式
130、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131、像杜甫的《登高》前两联:
132、色彩的渲染
133、凝炼美。2、简远美。3、含蓄美。
134、冬夜有客来访,一杯热茶当美酒,围坐炉前,火炉炭火刚红,水便在壶里沸腾。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
135、①引用神话故事。
136、①触景生情(景→情)
137、内容类型:
138、五、对比
139、常用方式——以动衬静
140、三、关于手法、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141、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42、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143、诗歌鉴赏”的含义如下:
14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45、(1)明用典故(2)暗用典故
146、七、照应
147、二、伏笔、照应
148、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149、欲扬先抑
150、(1)用语(2)用事
151、、《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
152、《寒夜》宋代:杜耒
153、虚实结合
154、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155、方式类型
156、(一)在解题时,手法与艺术手法内涵与外延基本相同。
15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表示思念赵宋,取‘肖’从‘趟’之意,终老不仕。”如果不结合注释就很难准确地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考场速读诗歌,必须重视注释。一道诗歌题一旦给了注解,就往往有重要的作用。注释大致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暗示背景,就是介绍作者这时所处的环境,诗歌写作的背景;二是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无论哪一种,都要在读完整首诗后,回过头去,结合诗歌本身细细阅读注解。如果在做题时,没有直接或间接用到注解,这道题答得肯定有问题,或不全面,或出了偏差。【考场快速读懂古诗四步法(四)】看尾联注释:尾联显主旨,注释破难点。考场速读诗歌,必须关注尾联。古诗大多卒章显志,显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二是以景绪隋。但不管怎样,关注尾联都能帮助你把握诗歌主旨。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尾联直接抒情,抒发了对钱塘湖的热爱之情。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含蓄无限:古老雄伟的长城绵延起伏,秋月高照,壮阔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考场速读诗歌,必须懂得诗家语,即倒装。古诗(尤其是近体诗词)由于适应格律的要求,经常对语序作适当调换,出现一些倒装句,只有理顺了古诗语序,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人的表意重点。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调整过来应是“明妃生长村尚有”。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调整过来应是“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王昌龄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实为“遥望孤城玉门关”。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实际是“在春风中笑”。只有这样理顺调整,才能准确理解诗意。【考场快速读懂古诗四步法(三)】看省略倒装:省略需补充,倒装要调整。考场速读诗歌,必须发挥想象,合理补充。诗歌讲究精炼,尤其是近体诗词,短小精炼,鉴赏时需要运用联想想象进行补充。杜甫的《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根据诗意补出省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就是:“(李白的诗)清新(像)庾开府(的诗),(李白的诗)俊逸(像)鲍参军(的诗)。”补充后诗意豁然贯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