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4、作者:王之涣
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终南别业》
8、《春晓》作者:孟浩然
9、谁驾轻舟烧联营?
10、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3、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5、【小学三年级】小儿垂钓清.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6、栽禾五月冰浮晓,
1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8、至3岁的唐诗有咏鹅,春晓,闵农,静夜思,相思,绝句,忆江南,咏柳,凉州词,小池,所见,江南,清明,游子吟,赠汪伦等好多,儿童古诗要看宝宝自己的意愿,是否喜欢背古诗,如果不喜欢也不需强求孩子背诵,宝宝还比较小,等到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会教宝宝的,而且宝宝在学校有专业的老师教,比我们做家长的要好。
19、画清.高鼎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0、能不忆江南?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1、作者:王
2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3、铲地三伏锄荐更。
2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5、作者:孟郊
26、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7、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无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8、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9、爱读经APP,声音纯正浑厚,字正腔圆,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
30、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1、瘸子狩猎少收成。
3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3、湖光流畔画曾经。
3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5、夜书所见南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6、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37、【小学二年级】赠刘景文北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8、漫道口号震天响,
39、纸上谈兵如画饼,
40、古来征战几人回。
4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42、一去二三里北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43、回答:0到3岁的古诗唐诗三百首早教?
44、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6、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4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8、《鹿柴》作者:王维
4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50、《八阵图》作者:杜甫
51、《静夜思》作者:李白
5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53、《弹琴》
54、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5、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56、《登岳阳楼》
57、《望月怀远》
58、作者:李白
5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0、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61、低头思故乡,童年的时候,妈妈叫我背颂唐诗三百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还不知道什么是乡愁,求学的时候,老师叫我背颂唐诗三百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却不知道什么是离愁。我经过多少岁月岁月,我踏过多少遍火遍火,我看过多少烟尘烟尘,我熬过多少寂寞。
6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3、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4、到3岁的宝宝可以学的古诗唐诗如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5、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6、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6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68、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9、弹雨枪林兵士冲。
70、到三岁的唐诗三百首早教,都是经典,比如.“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天的酣睡128只不知不觉就天亮了,清晨醒来到处都是鸟儿的鸣叫声。想起昨夜风雨交加,不知又有多少花草被打落了。读诗时可以绘声绘色的模仿鸟儿的叫声,雨滴落的声音,让孩子在愉悦的心情中学到知识。
7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7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74、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76、嫦娥北宋.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7、倘若赤壁皆瑜亮,
7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9、车载秋膨夕照水,
80、《春望》作者:杜甫
81、春日北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8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6、当年熬累禅尤在,
8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8、《相思》作者:王维
89、小池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1、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92、惑者应知苦是功。
9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4、《草》白居易
9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6、醉卧沙场君莫笑,
97、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8、唐诗三百首全集
99、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100、难却渔村物象丰,
10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2、《游子吟》
103、《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104、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105、更须措施赏罚明。
106、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107、《江雪》作者:柳宗元
108、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9、《登乐游原》
110、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1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1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13、爱读经APP里面包括了易经、诗经、唐诗三百首、书礼春秋选、诗歌词曲选、古文选、学庸论语、孟子孝弟三百千、格言选等内容。
114、葡萄美酒夜光杯,
115、儿歌《唐诗三百首》-小豆芽
116、镰收稻捆月光明。
11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8、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9、曲:涂敏恒
120、也可以购买爱读经国学机,外观精致、质量优秀、内容一流,儿童启蒙的重要工具。
121、《关山月》
12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23、宿新市徐公店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24、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
127、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28、【小学四年级】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9、作者:刘长卿
130、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3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132、唐诗一部分
133、运筹帷幄将帅好,
134、《望庐山瀑布》 李白
135、《登鹳雀楼》
136、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3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8、《杂诗》作者:王维
139、四时田园杂兴??春日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4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41、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4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43、词:涂敏恒
144、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4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7、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48、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14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52、欲饮琵琶马上催。
153、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54、《凉州词》王翰
15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56、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57、_3岁的儿童古诗三百首1春晓,孟浩然,2绝句,杜甫,3春夜喜雨,杜甫4忆江南白居易5江南春杜牧6咏柳贺知章6凉州词王之涣7江畔独步寻花杜甫8渔歌子张志和8元日王安石9春日朱熹10春江晓景11村居高鼎12游园不值叶绍翁13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