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赞美端砚的诗句
1、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元·王冕《墨梅》释义: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2、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长子苏迈被朝廷任命为饶州德兴县尉。分别之际,苏轼将一方石砚赠予苏迈,并于砚底铭诗一首:“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迈砚铭》)期望他不忘初心,善始善终,做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官。
3、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4、年代:宋
5、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6、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
7、作者:陈鉴之
8、未乾宫砚墨宋强至《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
9、就砚旋研墨——宋·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释义: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
10、一径竹荫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沙。
11、答:后来被称为墨池。
12、作者:齐己
13、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14、唐代:杜荀鹤
15、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16、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17、一砚梨花雨——宋·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释义:梨花如雨飘落下来,覆满了砚台。
18、《题弟侄书堂》
19、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曾为之精书“墨池”二字题款。明代永嘉状元周旋也曾有诗句道:“何以清池唤墨池,昔年临此有羲之。
20、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21、关于颐和园的诗词如下: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
22、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颐和园对联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颐和园绣漪桥: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绣漪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之最南端,亦名锣锅桥,为自水路进入颐和园的门户。联语表现的是绣漪桥周围妩媚诱人的景色。上联写日景:桥宛如一弯黛眉镶嵌在银白色的湖面上,水中倒映着碧绿的万寿山影。下联写月色:水波粼粼,在皎洁如玉的月亮照耀下,湖面荡漾着金色的清波。螺黛,画眉之墨,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此指黛眉。将桥喻作美人之黛眉,将倒映之青山说成是浮在水面的碧岫,笔墨传神。一丸与千叠相对,足见桥之娇巧与湖之浩瀚。联语文辞瑰丽,构思奇巧,意境瑰美,就如一幅苍润秀美的水墨画。颐和园宜芸馆道存斋:霏红花径和云扫;新绿瓜畦趁雨锄联语清新幽雅:落英缤纷,花径霏红如霞,云雾之中,有人轻轻打扫;瓜田菜地,一片新绿如玉,细雨湿润,有人慢慢锄草。霏红,彩霞般的红色。联语用词简练,“趁雨锄”扣紧“宜芸馆”的命名,表现了清新素雅的风格和主人闲适的心境。颐和园月波楼:一径竹荫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沙月波楼,在颐和嗣昆明.湖中韵南湖岛上。联语描绘竹林、花枝、沙滩在月色笼罩下的微妙变化,使楼的周围、远近充盈着一片迷蒙幽静的气氛,意境十分柔和淡雅。“月笼沙”三字出杜牧《夜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联扣月波楼名,甚切。颐和园十七孔桥: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十七孔桥,横跨于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堤和南湖岛间,桥由十七个孔券组成,长150米,为颐和园中最大石桥。上联写水上之桥,下联写桥下之水。石桥宛若卧在水上吹不断的彩虹;兰桨使水波回旋,划碎映于水面明亮清澈的月亮。照还空,指桥的十七孔.联语描绘水波、明月,水天一色,使这座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富于神韵和气派。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一一爱新觉罗·玄烨谐趣园系北京名园颐和园中之园,原名惠山园。饮绿亭为其中一水榭,曾名水乐园。本联构思奇丽:溪边树梢上一抹彩云飘逸而来,好像触及书房的帷帘;山泉随风流至,仿佛润湿了屋中的砚台。……好多好多,受字数限制,供参考。
23、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24、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
25、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
26、履和惠端砚,玉质马肝色。我有大砚卧蚕纹,元是新安龙尾石。持以答佳贶,聊尔见此心。极知不是双南金,未足报君绿绮琴。我得履和砚,清润如履和。天然粹德非琢磨,秋江印月平不波。君刚甫砚,朴钝若刚甫。不能轻捷随人后,默默寒窗守愚鲁。端砚入手喜有余,展开古帖聊学书。大砚知君不负渠,墨池飞出北溟鱼。
27、年代:唐
28、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29、端砚(duānyàn)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
30、关于颐和园的诗句
古人赞美端砚的诗句
31、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32、《谢人墨》
33、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
34、蘸得东风入砚台,三沙恰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