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偶诗句
1、对偶根据形式、内容和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分类,例如在内容上可以分为正对偶、反对偶和串对偶,以下是是部分举例:
2、②、显得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并具有很强的气势;(效果)
3、《山园小梅》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骈句是从骈体文这种文体中得来的称呼,除声韵上的讲究外,它与对偶句无大的差别。只是常把“对偶”算修辞手法,不算文体。有时候,骈句相对会长一些。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和声韵,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
5、生成机制不同。骈句的生成依靠的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诗句的拼接,它们在意义和情感上存在较大落差;而对偶的生成依靠的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诗句,它们在语言形式或意义上存在对应关系。
6、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7、《野望》王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8、对偶是一个修辞手法,主要是利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
9、骈句和对偶都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但有以下几点区别:
10、一、严对,就是严格要求相对的词类相同,也就是常说的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相对的字数等;句式相同;平仄相拗,没有重复的字词。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1、总之,在汉语中,对偶的修辞手法运用广泛。它不但音节和谐,节奏鲜明,概括性强,而且具有极其整齐的审美特点,因而深受文学家们青睐,读者的喜欢。
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3、对偶是写作手法。写作手法还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等
14、详解: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15、一天一地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
16、四、流水对
17、有时候,特别是在诗句中,上下句相对的词语是反义词,这样也构成严对(有些书也称为严对中的反对)。比如,李白《塞下曲》中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其中的“晓”与“宵”是反义词。在诗句中上下相对,也是严对(工对)。
18、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19、顺便说说“合掌”。在形成的对偶中,如果是同义词相对,看来很工整,对的也比较整齐,但对于汉语诗歌中的对偶来说,就不是那么美妙了,却是“似工而实拙”。比如,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但也不是不允许存在,这两句也有自己的特点——以动衬静的佳句。只是说,在古代诗词中,由于诗词的语句数量有限,特别是律诗、绝句等,需要在极少的语言中,表达丰富的内容。可以说,句句是金,不可浪费。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其实这就是通常说的“合掌”,它是诗家的大忌。
20、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1、《语文基础知识》中说:“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现就自己的理解谈谈对偶修辞手法常见的类别(没有按一定标准划分,仅就常见的形式而言),仅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22、《花木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3、百尺楼前丈八溪,四声羌笛六桥西.
24、《登高》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5、使用频度不同。骈句是一种较强烈的修辞手法,使用频度相对较低;而对偶是一种流畅自然的修辞手法,使用频度相对较高,尤其在唐诗中随处可见。
2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7、《静夜思》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29、定义不同。骈句是指一句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意思,造成跳跃或转折的效果。对偶是指两句诗或两句诗中的主要词汇在语音、格式或意义上呈现相对、可比或相应的关系。
3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什么是对偶诗句
3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2、对偶是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之一。
33、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34、《古风二首》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35、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36、③、表现了作者对待敌人决不屈服意志与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精神。(品质与精神)
37、流水对是指上下相对的两个句子,在内容上表现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表现出诸如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的对偶。也就是说,构成流水对的两个句子是关系密切的,相互衔接、限制的。也就是说,如果把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比如,唐朝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又如,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们都是流水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流水对的特点。
38、《画》无名氏——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39、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骈句通常都是对偶句,但很少人把修辞手法中的对偶称作骈句。
40、表达效果不同。骈句以表达意外的转变或突兀的跳跃见长,具有惊人的效果;而对偶以呈现某种谐谑或押韵的对应关系见长,具有的和谐统一的效果。
41、三、借对
42、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琴声的对偶联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句诗的意思是: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这一句描述了大弦和小弦的声音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大弦和小弦发出声音的振动频率不同,粗而长的振动频率慢音调低,细而短的振动频率快音调高所以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4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4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5、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长圆.
46、一丈长竿一寸钩,一蓑一笠一扁舟,
47、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
48、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9、这句也运用了比喻,而且是明喻的手法,将什么比喻为什么,突显出琵琶声的音调多变,表现出琵琶女弹技的高超,也暗示了当时听者的深度融入与专心。
5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1、——《七律·送瘟神二首》
52、一姐不如二姐娇,三寸金莲四寸腰
53、对偶: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对应关系密切)
5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5、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6、——李绅《悯农》
57、骈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蜂。(意义有较大转折)
5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9、传书望断三春雁,倚枕愁闻五夜鸡.
60、对偶在古今诗句和文章中的运用数不胜数,而在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同学们要注意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什么是对偶诗句
61、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
62、宽对就是要求结构基本相同,音韵大致和谐,允许有相同的字词出现,属于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锦字,如此等等,均可构成宽对。譬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有一句名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这就是宽对。
63、对偶的修辞手法具有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文学特征,可以使得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64、——出自唐代王维《画》
65、综上,骈句和对偶都是中国古代诗词修辞中的重要手法,但在定义、表达效果、生成机制和使用频度等方面有较明显的区别。骈句以跳跃转折见长,对偶以对应统一见长。理解二者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精细地鉴赏与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在实践创作中,也需要灵活运用,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66、二、宽对
67、——王湾《次北固山下》
68、正对偶指的是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0、修辞手法经常应用于各种文章或者应用文之间,作为语言写作时常运用的方法,可以达到提高表达效果的目的。
7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72、①、诗句运用了对偶(反对)的修辞手法;(手法)
73、反对偶指的是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例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4、——王之涣《登鹳雀楼》
75、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76、对偶的具体分类
77、万千心事肠回九,二月黄鹂向客啼.
78、赏析对偶的修辞手法:
79、——《沁园春·雪》
80、《送友人》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81、串对偶的意思是紧密连贯的,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2、根据汉语中词语的多音多义的语言特点,有些词语存在着两个及其两个以上的意义,作者在运用时,本来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这就是对偶修辞手法中的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都知道,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这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83、但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84、在汉语中,不同词类中又分很多的小类,只要在语言之中经常并列,也算是严对。譬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其中的诗句中自对的“山”与“河”属于表示地理类,“草”与“木”属于植物类,对得已经工整了,而且上句的“地理”与下句的“植物”相对也算是严对(或者称工对)。
85、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手法。
86、七夕一逢牛女会,十年空说案眉齐.
87、——王勃《滕王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