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古风中比的诗句
1、“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赋比兴,读音[fùbǐxìng]
2、释义: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3、“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4、赋[fù]: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5、赋比兴,读音[fùbǐxìng]
6、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风·燕燕》周朝:作者佚名
7、释义: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8、“挑”“达”:独自来回地走着。
9、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10、诗经中常见的叠词有:兢兢业业、怛怛不乐、嘒嘒、莫莫、俯仰无愧等等。
11、释义: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12、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13、“踟蹰”:徘徊、彷徨。
14、【tiǎotà】两个音节声母是t是一个双声词。
15、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国风·邶风·静女》周朝:作者佚名
16、“差池”:不齐一
17、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郑风·子衿》周朝:作者佚名
18、这些叠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体验,也对现代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9、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国风·陈风·月出》周朝:作者佚名
20、“双声”是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叠韵”是指两个音节韵母相同。双声、叠韵是古代汉语中构成双音节的重要的构词手段,古代的联绵双音节词,磊部分都是双声词、叠韵词。双声、叠韵可以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感,同时还促使了中古声母和韵部的发现。
21、“窈纠”:形容女子体态苗条。
22、诗经中有许多叠词。
23、叠词在古代文学中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重复同一个词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加强语气或形象、刻画生动形象的场景。
24、比[bǐ]:类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类比。一般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25、【cīchí】都是i韵,称为叠韵。
26、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27、【yǎojiǎo】都是ao韵,称为叠韵。
28、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29、释义: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
30、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诗经古风中比的诗句
31、二、“叠韵”是指两个音节韵母相同。
32、兴[xìng]: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33、一、两个字的古声母相同是双声。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就是双声。也就是同声母的字,可以构成双声。
34、【chíchú】两个音节声母是ch是一个双声词。
35、三、《诗经》主要以四言为主;词语丰富而具体化;大量地使用双声叠韵的词语,而且叠音词的使用数量非常之大,同时还善于运用模拟声音的词语;在行文之中长于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由于语音变化,两个字是否双声、叠韵。古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