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目送语录
1、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2、全文通过“目送”这一主题,刻画了生命的无常和相聚的珍贵。作者通过亲人的离别,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力和对生命的思考。她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生命长河中的过客,而每一次的相聚都是短暂而珍贵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的相遇,感恩每一次的离别,因为这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3、总之,《目送》以生动的笔触、深刻的情感和深刻的生命体悟,展现了人生的真谛。它不仅是一篇散文,更是一首生命之歌,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目送》是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最强新作,花枝春满、悲欣交集,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
5、全文采用典型的重复递进的细节叠加方式,通过一次次的“目送”,深刻地描绘出离别的过程和情感的积蓄。例如,在第六场景中,“我”站在门边目送儿子的背影渐行渐远,作者用冷静平和的语调,描写了儿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以及自己一口皮箱旁的眷恋与不舍。这种细节的描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在离别中的痛苦和无奈。
6、平淡朴实的一篇文章,给予我们的不只是心灵的震颤,更是生命的领悟。
7、【赏析】
8、文章从平铺直叙开始: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十六岁赴美学习的机场,上大学在街边等车的身影;父亲送她到大学任教的早晨,赶往医院看望父亲的周末,在火葬场路门前的对父亲最后一刻凝望。文章记叙了这几个零碎的片段,看似松散无序,实际却是一种生命历程的轮回。
9、那一个又一个的背影,那一次又一次的目送,连接着生命中的起点与终点。如果说背影是生命里的点,目送则是连接点的长长的线,一点一线串成了无限延伸的人生,串成了生命的起止轮回。而我们面对这种别离和背影,能做的,便是任它自然流淌,“不必追”。因为,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
10、这篇文章读来不禁让人怅然泪下,然而在感人之余,也体现出了作者的一种理性思考与审视。
11、【作者简介】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台湾高雄县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1974年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1999年,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2010年11月15日,龙应台以260万人民币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发广泛关注。
12、《目送》的经典句子是
1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4、我渐渐地、渐渐地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著,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著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5、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酸甜苦辣咸是生活五味同样也是人生五味经历了人间百态也才能懂世间真谛。
16、结构与情感:
17、【简介】
18、全文赏析如下:
19、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20、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送自己的儿子华安,作为一个母亲,对于亲情,她有的只不过是不舍和眷恋。儿子从未远离自己,这一去,不知何时回来,饱含了一个母亲对儿子强烈的不舍。
21、2.耍点小矫情,必须有大情怀配着,否那么就让人觉得太是非,心累。假设真是爆脾气,又不愿改,就长大本领,别人受益了,趋利避害,也会忍你。
22、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23、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表现了作者作为母亲,亲盼儿子能够回头看自己一眼的急切心理,“一次都没有”包含着失望,是从心底发出的感情。
24、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25、--龙应台《目送》赏析
26、目送词。二月又名离别月,你走天南我地北。目送二人为一双,两眼如水心中流。
27、细节与表达:
28、——龙应台《目送》赏析
29、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深深、深深地凝望”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父亲离世的不舍,“希望最后一次的目送”是女儿希望父亲走好的情感。
30、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龙应台目送语录
3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32、7.海枯石烂的永久,原来不存在。
33、文章从平铺直叙开始: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十六岁赴美学习的机场,上大学在街边等车的身影;父亲送她到大学任教的早晨,赶往医院看望父亲的周末,在火葬场路门前的对父亲最后一刻凝望。文章记叙了这几个零碎的片段,看似松散无序,实际却是一种生命历程的轮回。
34、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35、主题与意境:
36、5.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37、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这是作者看着自己的父亲,从而想到,天下的父母,即使再卑微,也是深深的爱着子女。
38、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39、开头写了“我”几次目送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样的失落,让“我”联想到了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以及“我”最后目送父亲进火葬场的那一刻。这两幅场景表面上看似乎并无多大关联,却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叙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我”目送儿子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美国作交换生,直到儿子进入大学,这一过程,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成长与自立的过程。而作为女儿的“我”,目送日渐衰老的父亲背影,是以”我”的经历连接着儿子的生命轨迹,走向生命的衰老与终点。这样在看似散乱的行文中写出的却是人一生的生命与情感历程。在父女母子这些人间至情的深情注目中,人最终完成了生命的全部过程。
40、8.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
41、【句子摘抄】
42、4.但凡出于爱的急迫都是可以原谅的。
43、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44、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2.“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清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16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6分)3.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
45、“目送”关联了龙应台的三代情怀,以时间为经,以亲情角色为纬,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工笔素描的方式,来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亲情“背影”,既是时间历练,也是反观人生
46、全文采用了重复递进、回环对称的结构,将母子之间、父女之间的“目送”串联起来,形成了七个具体的场景。每个场景都刻画了“我”在不同时间段目送亲人离开的情景,情感从平静到悲伤,再到释然,最后回到平静。这种情感的起伏变化,表现出作者对于生命中离别的无奈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中相聚的珍惜和感恩。
47、3.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48、《目送》是龙应台的一篇散文,全文以“目送”为线索,以时间为序,通过七个场景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
49、生命里有多少个渐远的背影,有多少次不舍的目送。也许我们会低落、会惆怅,但这便是生命,无数的背影与目送串连成了我们生命的起止轮回。
50、起点,终点
51、6.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52、“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53、(5分)(1)从A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2分)(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3分)4.《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读完此文,你能说出它流行的原因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答案:1.(4分)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一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2.(6分)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③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④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一点2分,共6分;答对三点给满分。语意相近即可)3.(5分)(1)(2分)(能准确分析所选词语表达的内容给1分,能品析出它的表达效果给1分。可选择“无边无际”“时空长河”“凝望”“交会”等词语进行品析,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示例:“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1分),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1分)。(2)(3分)作者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1分),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1分),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1分)。(语意相近即可)4.(3分)(任选一个角度谈均可。观点明确且源于文本计1分,阐释合理计2分)参考角度:(1)文章的选材;(2)文章的情感;(3)文章所蕴含的哲理;(4)文章的语言;(5)文章的表现手法。参考示例:文章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深情的叙述之中。透过作者极富真情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理,让人学会珍惜亲情、珍惜生命,让我们沉静下来,纯粹起来,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