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精选

家风家训诗句【81句精选】

つ西红柿炒鸡蛋。 发表于:2024-06-09 点击:64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3、尊敬长辈关怀幼小,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谦恭廉明,戒骄戒躁,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要知勤俭节约过生活,常怀感恩心;能够顺应天理、慈悲为怀,才能广种资粮,普利群荫。处世“八德”是准则,后世应当谨遵前人教诲;以家训为戒,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4、白话文释义:对于一碗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5、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

6、读,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读,诵书也,从言卖声”,本义为诵读诗书经文,后引申为阅读、学习之义。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王夫之说:“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可见,古人推崇读书,不仅为了读书应举、出仕为官,同样也将其作为修身立德的重要途径。

7、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8、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

9、诚信·信任·立志·诚实守信

10、鹤在北山呜叫,鹤的孩子也附和着呜叫,不能继承发扬家风,感到很痛苦,无法排解。家族的家庭风既定,家规严谨。我必须一日三省,随时随地检点自己,岂敢荒废。

11、《家风诗》西晋:潘岳

12、白话文释义: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13、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14、和这两个成语意思相似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人们常用它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文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5、白话文释义:尽孝道当竭尽全力,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兄弟姐妹互相帮助,要知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勤奋学习研读圣贤书,像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懂礼仪知谦让,切勿疏忽轻狂,谦逊忍让、态度宽厚和善,邻里方和睦。

16、白话文释义:把乌黑的头发卷起来,进入成年人行列。要学习各种技能,继承优良家风,为人要恭敬谨慎。就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家族美德要发扬光大。

17、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8、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19、耳濡目染,出自韩愈的《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公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濡耳染;不学以能。”意思是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20、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21、关于耕,《说文解字》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耕是一个形声字,“耕,犁也,从耒井声”。另一种说法认为耕是会意字,“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也就是认为,耕,从耒、从井,“耒”是农具,而“井”则是田地。

22、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23、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24、《戒子诗》西汉:东方朔

25、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出自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2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2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28、白话文释义:明智人的处世态度,没有比合乎中道更为可贵的了。从容自在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君子虽然清高,却显得固执,拙於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论治世乱世都不改常态,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

29、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0、——鲁迅

31、黎明即起,洒扫清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32、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

33、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誊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2、(明)王汝梅《王氏家训》  吾上世初无显达者,叨仕自吾始。此如大江大湖中,偶然生一小洲渚耳,唯十分培植,或可永延无坏。否则夜半一风潮,旋复江湖矣。可畏哉,可畏哉!  事到面前,须先论个事非,随论个利害。知是非则不屑妄为,知利害不敢妄为,行无不得矣,窃怪不审此而自陷于危亡者。  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尽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34、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35、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隋]颜之推《颜氏家训》

36、耕的本义是“犁也”,指用犁翻松田土,泛指耕种、农耕之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耕作劳动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而“耕”,往往又与勤劳的品质联系在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地里从事农耕劳作十分辛苦,因而也就有了“力耕”等词。

3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8、自古至今,许多家庭都把“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重视耕读,做到勤劳耕作,读书上进。

39、《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40、吾子力道问学,执书册以见古人之遗训,观时利害,无待老夫之言矣,于古人气概风味,岂特髣髴耶?——黄庭坚《家戒》

41、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他能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4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3、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

44、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45、《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说苑·立节》载有“曾子衣敝衣以耕”。农家学派的许行提倡士人应耕读并举,《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许行不仅自耕自食,还带领学生从事农耕劳动。

4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47、——程颐

48、在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耕”和“读”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耕”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读”也不只是为了读书应举。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可以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更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读书则不仅可以立志、更能修身、立德,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耕读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不断滋养个人道德品格,从而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正是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所在。

49、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50、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朱熹《朱子家训》

51、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

52、《诫子弟》明代:林翰

53、那么,耕读文化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呢?其实,耕读并举的生活方式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士人躬耕的记载。

54、——陶行知

5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56、——司马光

57、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5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59、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道理何在呢?锋芒毕露,会有危险;有好名声,便能得到华彩。得到众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

6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朱熹《朱子家训》

61、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明]洪应明《菜根谭》

62、纪晓岚: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

63、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6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65、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66、第一部正式将耕读传家列为家训的是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其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教育子孙后代要勤于劳动,读书明理。明末清初理学名儒张履祥认为应该耕读并举,他在《训子语》中说:“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晚清名臣左宗棠把“勤耕读”作为传家之本,他曾写下“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的楹联教育子侄后辈,要在力耕和勤学上下功夫。

67、首阳为拙,柳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

68、《朱子家训》明末清初朱伯庐

69、(魏)王昶:《戒子侄》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

70、及至西汉,扬雄提出,“耕”不仅是谋生的方式,从中也可以体悟“道”与“德”,《法言·学行》中说:“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东汉袁闳把耕田与治学并举,《后汉书·袁闳传》载:“(闳)服阕,累征聘举如,皆不应。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北宋时期,宋仁宗颁布劝耕劝读政策,鼓励士人、农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规定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促使各地普设各类学校。这样一来,便把士人、农家子弟与家乡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耕读相兼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形成重视耕读的文化传统。

71、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

72、《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宋代:范仲淹

73、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74、“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这则古训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那么,古人为何如此重视耕读?今天,我们来说说词语“耕读传家”。

75、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76、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77、千百年来,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学士对耕读生活十分推崇。一些士人给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了诸如“耕读轩”“耕读山房”等名。诗词歌赋中,也常见关于耕读生活的描述。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元代王冕《耕读轩》:“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明代徐勃《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

7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79、白话文释义:千里之外送一封家书回去,劝说家人别为三尺之地与人斤斤计较,就如当年秦始皇修建了不朽的万里长城,但是自己怎么也难逃一死,就是争来三尺之地又有何意义呢?

80、——屈原

81、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古诗  
>>以下同类内容推荐阅读:

1. 发朋友圈高质量的句子,心态好格局大的文案

2. 高级感生日文案,高质量生日祝福语大全

3. 失眠伤感的句子,形容深夜孤独的文案

4. 雪景发朋友圈的句子,下雪的文案浪漫高级感

5. 讽刺没素质没教养的人文案,最脏最毒最贱的骂人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阅读更多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