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烟沙歌词图片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召唤战马替谁争天下,
3、奎尔丹纳随风而下,
4、词:绝望笑容
5、奎尔丹纳
6、出自许嵩的《半城烟沙》,在歌词中出现了三处,下半句是“兵临池下”和“血泪落下”。考证这个词的意思要从整首歌的意境出发。歌词用的是一个大将军追述自己的人生的口吻。沙和杀同音,可以用来掩埋死去的将士的尸体,所以古来战场又叫沙场。烟在古代可以指代军事上特用的狼烟,烟沙合起来指代那种因战争引起血色弥漫、城池荒废的意境。这里用“半城”而不用“满城”,更加体现了一座城池将破未破、荒废颓败的形象,凸显了战争铁蹄的残酷。
7、歌词如下:
8、胸中还有几多热血,
9、自欺欺人的谎言,
10、兴国之言,
11、一将成万骨枯多少将士血染黄沙,
12、灾变中邪正如何辨,
13、结局悲余火中帆,
14、奥法宝典落尘埃徒有悲添,
15、只盼归田卸甲,艾泽拉斯海边的家,
16、只盼归田卸甲艾泽拉斯海边的家,
17、手中还有一缕牵挂,
18、冤冤相报无了结,
19、有些仇心藏却无言,
20、一将成万骨枯,多少将士血染黄沙,
21、原曲:半城烟沙
22、晨星村像是一个圈,
23、召唤战马,替谁争天下,,
24、奎尔丹纳,血泪落下,
25、aiaiai为了谁的夙愿,
26、只为凯尔萨斯的夙愿,
27、多少英雄亡命天涯,
28、唱/渣后期:亘古传说
29、曾经冰风岗下阿尔萨斯洒泪成花。
30、二月的花,无特定的花,寓指喜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可以理解为,此生已无法回去,但愿转世为燕,再回到你的身边。有些人喜欢看原著的原因是,别人理解的是别人的,自己理解的才是自己的。这只是歌词,何必较真。
半城烟沙歌词图片
31、奎尔丹纳,兵临池下,
32、失心者如我的明天,
33、海边月夕夕梦魇,
34、血誓号像断线纸鸢,
35、燕还,燕归来。
36、却化圣光为刀剑,
37、诗曰:世事从来不可常,名臣大将最堪伤。今朝帝阙留奏对,明日秦岭叹渺茫。韩信难逃因妒死,周公不免走荆方。伴君自古如伴虎,还望诸君细思量。最近为了写《伴虎》的乐评,又去听了几十遍,这是我听完之后的感想。不过这个仅仅是基于歌词的感想。然而我想如果只是分析歌词,其实埋没了这首歌的旋律和编曲,特别是一些细节会被忽略。所以,大家跟着我,来看看对这首由许嵩一个人作词、作曲、编曲、演唱的歌曲,我是如何分析的吧。在歌曲的最开始(0'-7'),浪涛声迭起,紧接着雄壮的鼓声开始,并加以延时效果,造成一种空旷的回声感觉。7'的时候加入锣声,带来了了一种大气、空旷的感觉。随后(8'-13'),海浪声过渡成为风声,鼓声减弱,作为背景节奏。15秒开始,钢琴声起,同时鼓声消失,风声减弱,但是变弱之后变强在转而渐弱,营造出一种空旷之中的风阵阵吹过的感觉。29秒的时候,风声又变强,同时钢琴声停止,加入弦乐连奏,旋律向上,音量由大到减弱,结合风声不止,一起调动情绪达到紧张的地步,直到36秒的时候钢琴声起,将其完全打破,许嵩开始演唱。这一前奏在前半段以营造宏大、雄壮的气氛为主,后一半则加入了紧张、悲凉的感觉,为整个音乐奠定了大而凉、壮而悲的感情基调。在许嵩演唱的主歌第一遍的第一段,我们都说好不贪不想到浓墨飞扬阵亡这一部分。在不想结束之后的加花,用了细碎的铃铛声音。在无常两字的同时,伴奏加入了更加细碎而凌乱的金属碰撞声音,强调了无常不可捉摸、没有规律。与此同时,又加进去一种类似风声声音,空旷的感觉又出来了。这种风声从无常这两个开始伴随到第一个阵亡。第一个阵亡之后的加花,则是既有这种风声的声音,又加进去鸟类的鸣叫声(大雁还是沙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种孤鸟的鸣叫声最能体现哀凉和孤独。在民间传说中,乌鸦的叫声被认为预示着不详,那么这种孤鸟的鸣叫声其实也是预示着歌曲中主人公的结局:孤单、哀凉。这一部分的编曲相对简洁,没有打击乐,也符合文臣的简洁、孤高的特性。主歌第一遍的第二段,我们都说好不多不藏到最后一样阵亡这一部分。在最开始的时候,编曲发生变化。钢琴伴奏音量减弱,但是加入了打击乐(鼓声),同时类似风声的声音成为伴奏的背景音长存,使得整个编曲的厚重感加强了几分,符合武将的特性。但是在不藏、和阵亡两个词结束之后的加花中,钢琴的几个音加大,是编曲的变化性加强,避免了死板。巨浪这个词,许嵩在唱完之后,嗯了一声,这个“嗯”做了延迟处理,我认为是模拟了巨浪层层,也就是许嵩通过处理过得人声代替了效果音或者乐器来模拟巨浪的感觉。在阵亡这个词演唱结束之后,伴奏中的钢琴音量变大变亮的弹奏了几个音,而其他的声音作为陪衬,这几个音他走完之后,大约有1秒不到(1分34到1分35秒之间的那一秒)是相对静的时候。这个节点很是重要,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个静既是对主歌和副歌的一个区隔,同时也预兆着主歌结束、副歌即将开始,给听者准备,更为重要的是,给了听者一个调整情绪、给了音乐酝酿情绪的机会。一般来说,歌曲的副歌部分的情绪会更加高涨,为了避免在副歌第一遍就把编曲排的很厚使得副歌第二遍、第三遍不好处理,在第一遍副歌即将开始的时候给一个静的节点,可以将主歌调动的情绪做一个整理和平缓,使得副歌不必做的很厚也能更好地调动情绪。而且《伴虎》的第一遍副歌的编曲并不厚也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只是打击乐换了个比之前厚重点的、音量也更大,加入了电吉他(音量很小)而已。不去静一下化解情绪的话,第一遍副歌和第一遍主歌直接对比,会比较麻烦。那么随着1分35秒左右的一声镲响,第一遍主歌开始。这一部分的编曲没有什么太过花哨的东西,就是很朴素的演奏,加花而已。总的来说,第一遍主歌和第一遍副歌,编曲都不算厚,虽然有一些比如铃铛、金属碰撞的声音在,但是更多的是技巧性的东西,相对于第二遍要更加的简单。许嵩说过,他是想借助这首歌来表达一些历史观的东西,那么所谓的历史观必然不是一下子就有,而是需要一个建立、沉淀和积累的过程,才能成行。那么第一遍主歌和副歌,毫无疑问的就是这个积累、沉淀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历史观不稳定、比较朴素,所以用比较简单的编曲来演绎更为合适一些。间奏部分是细碎的金属碰撞声音(最终没有找到是什么声音),以及越来越急促的鼓点是重要的特色。前者作为副歌之后情绪舒缓,后者则有把情绪再度调动起来之用。主歌第二遍第一段,我们都说好不贪不想到浓墨飞扬阵亡这一部分。加花的手法少了,但是加入了打击乐,这个打击乐不如第一遍副歌厚重,但是远比第一遍主歌的第二段要厚重。阵亡之后的鸟鸣声依然存在。主歌第二遍第二段,我们都说好不贪不想到浓墨飞扬阵亡这一部分。打击乐明显加重,和副歌基本一致。另外在不藏这个词唱完之后,伴奏中是有两声金属撞击的声音(不知道是什么乐器),应该是演绎兵器碰撞的声音。巨浪之后不在用“嗯”,而是用了“喔”,是一种在歌曲中典型的抒发感情的语气词。那么两段打击乐的不同仍然是要突出文武的不同,同时也符合到吃甘蔗渐入佳境的一般体验。而这种明显加厚了的编曲,也不仅仅是一种常规操作,更是表达历史观逐渐成熟而有了一种自信在里面。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在最后一个阵亡唱完之后,没有静的那一下,而是直接用大鼓打节奏进入副歌,直接调动情绪。其实这样的话有一点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大鼓之后接着的打击乐器(来者可追,文过饰非这两句歌词的打击乐器)相对于大鼓来说,薄了,所以仔细听的时候,个人感觉还是又可以改进的地方。副歌第二遍,来者可追到我笑谁可悲这一部分,大体和第一遍副歌的编曲差不多,但是电吉他更强了,而演唱上也更加坚实,不似第一遍相对飘一点。可悲的“悲”字拉长音,加入两声急促的打击鼓边声,再配合恰到好处的电吉他,情绪一下子拉高,而打击乐器也更加厚重,金属感也更加强烈,演唱的调门提高,一切的的一切都在调动,不仅是情绪到了,更是给第三遍副歌做铺垫,准备发大招。同朝可同寐之后的一声“嘿”,石破天惊,彻底把情绪点燃。不仅仅是编曲加厚,演唱更值得深究。来者可追四个字近乎一字一顿,将情绪克制。情绪的抒发不一定要大喊大叫,克制的一字一顿,效果有时候更好。“谁谁谁说你对”,三个谁字连出的问句,是谁再问?官员、皇帝还是旁观者,抑或是都在问?而这三个“谁”比之《半城烟沙》的三个“哎”要更加浑然天成。我笑谁可悲之后的伴奏中的一声大笑,又是谁在笑?是官员的强笑,是皇帝的狞笑,还是旁观者对历史无奈的大笑还是对某些人的嘲笑?最后一个无所谓直接飙高音,一种几乎癫狂的感觉。无所谓,什么无所谓?官员在失败而穷途末路的癫狂吗?还是对已经实现了理想而之生死于度外的豪气?还是其实是胜利者(皇帝)的角度,死人(流过血的人)才是真的无所谓不在乎?亦或者是旁观者后来者无论对之前历史如何评判叹息,对于那些当事人来说已然没有所谓了(后人无法改变历史,无法改变历史面对那些历史山的人物来说,后人如何,有什么所谓呢)?之后,许嵩演唱同朝可同寐的寐字的时候,不仅仅拉长音,更是在最后变成了撕裂而且带着一点邪魅感觉的“呀”,这又是想表达什么?权力的侵蚀?还是生存的压迫?歌曲的最后,在吾皇万岁万万岁和激烈的打击乐中结束,一个音不多,一个音不少。胜利的是“吾皇”,失败的又是谁?而在这一切的激烈之后,歌曲却还多出安安静静的一秒,这一秒是什么含义?“芙蓉花蜀国尽缤纷,转眼尘归尘。”最终的一切,无论多么激烈繁杂,都将归于空寂吗?PS:如果把阵亡听错成“称王”,整个歌词将会是另一个故事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