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中有诗书气自华的下一句
1、“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2、两句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知识广博并且虚心乐于接受他人建议就会有良好学养品质高尚道德,气度自然不凡。
3、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4、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5、“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两句诗原本并非在一句里,后人为了结构对仗所改写的,没有具体出处。
6、请看下面答案:
7、“胸藏文墨”指的是知识广博,通俗点说就是肚子里有墨水,“怀若谷”指的是成语虚怀若谷,所以也有“胸藏文墨虚若谷”之说,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8、如果有人把“厌伴老儒烹瓠叶”作为下一句写上去,肯定不好,因为一则这已不是原诗,已改动一字,“腹”字已改为“胸”;二则一二两句、三四两句为一组,联系紧密,这二三两句结合松散,怎么能成为上下一组句子呢?所以只能自行拟出下句。
9、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10、《和董传留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的一首七律。苏轼在凤翔府任职时,董传曾与苏轼相从,当时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苏轼在诗中一面称许了董传的志向,同时预祝他黄榜得中。全诗巧于用典,蕴藉含蓄。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年代:【宋】
11、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腹有:胸有,比喻学于成。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华:丰盈而实美。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12、思想感情:只有不断的积累足够的知识,才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升华,形成浩然正气,战胜负面情绪
1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意思是人虽然贫穷,但勤于读书,因此精神气质非同常人。“胸藏文墨虚若谷”,出自《老子》著作。后来就用“虚怀若谷”,是对虚怀若谷这个词的扩写,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是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14、释义:指的是胸襟开阔,包容足够诗书,有高尚德操的人,遇到棘手的事情不理亏思想感情:只有不断的积累足够的知识,才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升华,形成浩然正气,战胜负面情绪
15、我虽然身穿简陋的土布,用粗丝绑发,却满腹书,自然气质高华。我厌倦了与老书生清谈,却鼓舞精神和众多士子共赴中制科考试。兜里没钱,一双旧鞋已跟随我多年,出行全靠它;富贵人家的香车美女,让我眼花缭乱。放榜以后我成绩好,得意洋洋来夸耀,看:黄纸诏书上墨迹还湿着。
16、“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17、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18、腹有诗书气自华,下半句气自华才是这句诗的经典。是大文豪苏东坡,总结出的经典,肚子中有文采是每个人都说得出,气自华只有苏东坡才能总结得出。
1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20、一看到“胸有诗书气自华”一句,便想起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和董传留别》一诗。诗的前四句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21、苏轼在凤翔府任职时,董传曾与苏轼相从,当时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苏轼在诗中一面称许了董传的志向,同时预祝他黄榜得中。全诗巧于用典,蕴藉含蓄。
22、下一句是“厌伴老儒烹瓠叶”。
23、出处: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24、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个人书读得多了,身上自然会带一股书卷之气,就会自然而然受书本的影响,言谈举止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或温雅或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和董传留别》,《和董传留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的一首七律。
25、[宋·苏轼]
26、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是多读书,一个人的心里有丰富的知识就会虚怀若谷,非常谦虚,胸怀像山谷一样宽广,气质高雅,得到升华,表达了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且理解书中的意义,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才能活得坦坦荡荡,气质修养不凡
27、“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饱读诗书,学养丰厚,气质风度自然不凡。
28、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指的是知识广博,也就是通俗点肚子里有墨水怀若谷指的是成语虚怀若谷,所以也有胸藏文墨虚若谷,指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
29、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苏轼《和董传留别》。
30、出处北宋诗人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一句诗,于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
腹中有诗书气自华的下一句
31、原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32、虚怀若: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后来就用“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
33、这句诗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它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
34、和董传留别
35、体裁:【七律】
36、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下一句
37、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38、厌伴老儒烹瓠叶
39、作者:【苏轼】
40、“腹有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41、胸有诗书气自华,信手拈来笔生花。
42、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43、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44、“腹有诗书气自华”上一句是“粗缯大布裹生涯”,下一句是“厌伴老儒烹瓠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