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爱情与柏拉图式爱情
1、柏拉图式爱情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才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
2、托马斯.莫尔刻画了共产主义的雏形,为后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3、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4、柏拉图式爱情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两人认为这样的爱情才足够纯洁,不被肉体关系玷污。
5、乌托邦式爱情:理想中的爱情
6、托马斯.莫尔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人们必须消灭它。“如不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在经济方面,他坚持按需分配的原则,让每一个人都过上有衣穿、有饭吃的理想生活;在教育方面,他坚持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书本上的知识应当与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且注重公民的道德培养;在政治制度方面,他提出了一种与当时专制制度截然相反的民主制度:官员由全部公民选举产生。
7、其二是政治乌托邦,即立 足于对现实城邦的改造和重建,但其理想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8、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原动力,很多愿景虽如雾里看花不缺实际,却是很多人们在绝望中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乌托邦”一词在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撰写的名著《乌托邦》中被首次正式提出。托马斯.莫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叫“乌托邦”的美好的、和平的国度。在那里,人们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没有压迫与剥削、没有等级与奴役,人人自由、人人平等。
9、乌托邦式爱情:理想中的爱情。乌托邦式爱情只是理想中的爱情,跟现实生活中的人没有任何接触,只是对自己空想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10、柏拉图式爱情:精神上的恋爱
11、“乌托邦”理论的起源
12、乌托邦式爱情与柏拉图式爱情从本质上里理想上是不一样的
13、乌托邦式爱情是不可实现的,幻想的成分居多,跟现实生活中的人没有任何接触,只是对自己空想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向往!柏拉图式爱情是两个人实际发生的。
14、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於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
15、柏拉图式爱情是纯精神上的爱情,停留在精神层面,可能远距离,可能就是纯精神上没有肉体关系。
16、乌托邦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17、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於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Thomas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Bellamy)的《回顾》(Looking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柏拉图柏拉图其人(希腊语:∏λάτων,英语: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原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家中排行老四。柏拉图是其体育老师给他起的绰号。他出生于雅典,父母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受到了完备的教育。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于哲学研究。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使他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时间长达十多年。
18、柏拉图式爱情:精神上的恋爱。柏拉图式爱情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
19、其三是自然乌托邦 或远地乌托邦,即将人类生活的美景嵌置于遥远的海外孤岛之上。正是这类乌托邦故事 与柏拉图式的乌托邦理想对后世、特别是16世纪以来的社会空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20、柏拉图式爱情和乌托邦式的爱情有共通的地方,就是都追求完美。一个是不包含性的完美,一个是与现实对立的完美爱情。柏拉图还有可能实现而乌托邦实现不了
21、世纪,梅叶、摩莱里等人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使“乌托邦”思想走向理论论证。到19世纪,乌托邦思想发展到高潮阶段。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详细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人类应该打破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他们强烈地表达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类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
22、乌托邦”的词意含糊――既表示努力追求“福地乐土”的崇高,又表示寻找“乌有之乡”的徒劳――反映了乌托邦思维方式固有的含混性以及它同历史的含糊不清的关系。
23、在西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16世纪到17世纪,出现了很多乌托邦式的著作,其中包括温斯坦莱的《自由法》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这些著作通过深深浅浅的文字描绘出一个美好而理想的社会,并对后期的政治学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4、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
25、两者之间的区别有:1.词语解构不同。柏拉图可以是指名词指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形容词;乌托邦则只是一个名词,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但不能指向一个具体的实物;
26、乌托邦式的爱情,是指完美的、难以实现的、仅存在于幻想之中的美好爱情。乌托邦本身的意思,是“没有的地方”、“空想的国家”,
27、内涵有所不同。乌托邦是属于社会学领域的,柏拉图则可以包括精神领域的在内,一个是对社会的浪漫憧憬,一个是对感情的浪漫幻想。
28、追溯乌托邦理论的起源,早在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就构造了乌托邦这一思想的基本形态,这一构造展现了柏拉图对当时社会现状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浓厚关怀,对乌托邦思想的产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9、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
30、乌托邦是从托马斯·莫尔所著《乌托邦》书中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国“乌托邦”而来。
乌托邦爱情与柏拉图式爱情
31、理论体系不同。乌托邦相对柏拉图来说其体系更完整更系统,历代哲学家、社会学者对其进行过更深入更彻底的分析;
32、因为乌托邦是超历史的道德理想的产物,道德要求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微妙而不确定的关系。
33、乌托邦是人类所希望的完美的前景,而历史则是人们正在创造的不完美的前景,它们两者并不是一致的。
34、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35、“乌托邦”理论的发展和意义
36、乌托邦式爱情只是理想中的爱情,跟现实生活中的人没有任何接触,只是对自己空想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37、其一是神话乌托邦,即诗人笔下所 反映的人类对美好生活及境界的向往,具有神话传说的性质。
38、它源于荷马史诗,发展并成熟于古典时代后 期与希腊化时代之初,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的类型。
39、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40、正是由于这种不一致的意识才赋予乌托邦思想以道德感伤的意义及其历史的含糊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