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文案

送别诗经典句子-115句优选

_斯文敗類 发表于:2024-06-09 点击:62

送别诗经典句子

1、唐代·李白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4、《送灵澈上人》

5、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6、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7、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8、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9、通常作者表达哀悼词一路走好的古诗,有以下一首

10、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1、清明的雨总是不断,那是离人的泪水,绵绵;清明的风总是悲凉,那是生者的心,惆怅;清明的花总是纯洁,那是祭祀的情,切切。清明节到了,愿逝者安息,生者幸福!

1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13、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先说送别之人不忍折损杨柳的枝叶,再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14、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15、(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衣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16、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王之涣的《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也是从杨柳生意,构思也很深曲;但就诗人的联想而言,只不过因古时有杨柳送别习俗,就把送别与杨柳这两件本来有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而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李白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了一起。如果说王诗的联想还是直接的,那么李诗的联想则是间接的,其联想之翼就飞得更远了。

17、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18、五言绝句的诗有很多。其中送别的诗也不少。比如李白的诗送友人。

1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0、低着头看着地面,却是满眼的憔悴的黄花,哭泣着、悲痛着、日渐消瘦着,这些花儿却怎么望也望不到尽头。

2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2、骆宾王的易水送别。

23、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24、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25、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26、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27、例如: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总是难免有分离,古人分离时以诗别友,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意。但有的诗是以悲伤来表达;有的是用勉励朋友自强不息的话语来表达,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首以不同感情来与友人离别的诗。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景交融,声色具备。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尤耐人咀味。对景怀人,意味深远。而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也同是借助景物写出了惜别之情。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两首诗都是以借景抒发与友人不舍的惜别知情,透出伤悲之感,而高示的《别董大》却以勉励朋友的话语来与友人惜别。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三首诗都抒发了与朋友的惜别之情。不同的是第一首虽是常见的送别诗,但意致缠绵,语近情遥,有弦外之音,读之令人神往。全诗语言自然朴素,不事夸饰,别具特色。第二首诗把画面的冷色和孤寂心情和谐相融,从而形成清澈空灵的意境。第三首诗采用白描手法,以景烘情,语言朴素,感情真切,风格健美,余意无穷。  李白的《送友人》,语言流畅明快,情意真挚蕴藉。送别其实是相当伤感的场面,可李白写得情意绵绵却又豁达明朗,他那种对友人前途命运的担忧和祝福,比眼泪、杨柳要实在得多。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举目远眺,楚山孤影绰绰,更增入惆怅,这里没有正面描写离情别意,而是通过“楚山孤”,表达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自己羁宦的孤苦。三句仍没有写离情,却突然提起洛阳亲友,既点明辛渐将往之处,又藉此代人设问,以引出结。结句为诗眼所在,“冰心”;“玉壶”,皆冷而洁,有冷于名利而洁身自好之意,自甘寂寞中透露出高傲。  高适的这首送别诗。前两句写严酷的冬景。黄云千里,大雪纷飞,雁声凄楚,北风呼啸的景象,烘托出董大所处环境之恶劣,也写出日暮天寒,游子何之的惆怅。后两句以劝慰的语气,勉励他不要因为环境艰苦,旅途寂寞而悲愁,而要看到四海之内有知音。表明了作者与董大友情之真挚,也反映出诗人质朴、豪爽、开朗、达观的情怀。  在人生的漫漫的道路上,我们有很多的悲欢离合,是离愁,是乡愁,都有我们一一惜别的情谊,仿佛再也没有这样“高山流水”的默契了。但“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我们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便恰如抔土之障黄流,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迭,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28、唐代白居易

29、应当说,在古代诗歌中,从送别写到折柳,在从折柳写到春风的诗,并非绝无仅有。杨巨源的《折杨柳》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得也具见巧思,但与李白这两句相比,就显得巧而不奇。李白的这两句诗是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的。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从诗人的构思说,这是联想兼奇想;而如果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

3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送别诗经典句子

3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32、长亭送别的千古名句有李白的《劳劳亭》,全诗如下:

33、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3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35、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似惜长条。

3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7、宋代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3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9、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40、《送友人》

41、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42、古诗中与《长亭送别》感情相近的诗句是

4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45、我自只如当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46、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47、去者日以疏

48、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49、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5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51、白居易的南浦别。

52、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53、《赋得暮雨送李曹》

54、唐代王维

55、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56、《南浦别》

57、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60、山色空蒙雨亦奇。

送别诗经典句子

6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62、王之涣的送别。

63、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之一:

64、《劳劳亭》

65、《渡荆门送别》

66、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67、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6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9、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70、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72、欲把西湖比西子,

73、唐代骆宾王

7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75、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这首是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的第二首。两首诗都是写春天的诗,第一首写景,第二首则注重抒情。夏: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

76、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7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78、还有渡荆门送别。

79、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的白云,那天是蓝的如此昏灰,没有半点眩目之色,虽是碧透碧透的,但却怎么也逃不出悲伤的叹息,只得叹在口上,哀在心中。

80、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81、(即将告别)由三秦之地护卫的长安城,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

82、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8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4、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85、《送方外上人/送上人》

86、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87、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88、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89、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90、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送别诗经典句子

91、温州动车追尾,突发灾难无情,希望事故救援顺利完成,伤者忘却苦痛,死者升入天国!朋友们,一起祈福吧!愿逝者安息,祈困者脱险,盼生者坚强!

92、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93、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本文出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94、唐代李白

95、唐代刘长卿

96、《山中送别》

97、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9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冬: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99、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100、赏析:此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人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单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别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101、出自元代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102、《于易水送人》

103、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104、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10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0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07、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08、王维的山中送别。

109、《古诗十九首》

1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1、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112、唐代韦应物

113、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却非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指出天下伤心之地是离亭,也就是说天下伤心之事莫过于离别,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说,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别翻新意,另辟诗境。

11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11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译文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送别  
>>以下同类内容推荐阅读:

1. 通透又清醒的高级短句文案

2. 一眼封神的高级无风格短句文案

3. 挑一句,敬自己

4. 写给自己的治愈励志文案

5. 现实且治愈的短句文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阅读更多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