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精选

对程颢的评价-摘抄29句

成绩单是一份微凉的遗书 发表于:2024-06-09 点击:65

对程颢的评价

1、《道德经》面世2500多年来,从没过时,也从没被完全破译,德国学者尤利斯噶尔说:“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

2、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义理。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宋明理学的特点

4、)以儒家的圣人为理想人格,以实现圣人的精神境界为人生的终极目的。

5、读了近百本关于《道德经》的解读本,我所认可并至今依然反复在读的只有培真(已故)的《超凡入圣——中国道家大智慧》和台湾萧天石(已故)的《道德经圣解》。

6、诸家的解读,只是各取其一端的阐释,至今没有一个读本能揭示《道德经》的全貌。因此《道德经》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远没有发掘出来

7、宋明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故如对宋明理学的概念不做特别规定的话,在通常的意义上便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学.二十世纪中国大陆程朱理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00年至1949年.在这五十年间,研究程朱理学的论文多以人物个案为主.最早研究二程的论文有两不的《程伊川之宇宙观》(1921年),最早研究朱熹的论文有程南园的《与友人论朱陆书第四》(1915年)此时也有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的著作问世,其中都有关于北宋“五子”、朱熹及其后学思想的论述,但人物个案研究的专著很少.最早的中国哲学史的专著为1915年出版的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该书以简洁的笔法对道学(理学)的渊源作了追溯,并分述了周濂溪、邵康节、张横渠、程明道、程伊川、程门诸子、朱晦庵、朱子门人之学.吕思勉的《理学纲要》(1931年)可以说是较早的一本断代哲学史论著.在该书中,吕思勉同谢无量一样认为“宋学长河,当推安定(胡瑗)、泰山(孙复)、徂徕(石介)”,但宋儒言哲学之首出者则为周濂溪.吕思勉对明道伊川之学,有独到见解,认为洛学中之明道伊川,性质本有区别,学于其门者,亦因性之所近,所得各有不同.对晦庵之学,吕思勉的论述亦较恳切,认为其哲学思想则未有出于周、张、二程之外者,不过研究更为入细,发挥更为透辟,因此,朱子非宋学之创造家,而是宋学之集大成者.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中亦对程朱一派道学作了详述.陈寅恪先生在审查此书时所作的《审查报告》对此书的评价颇中肯,认为此书于朱子之学多有发明.此时,中国哲学史方面的著作还有范寿康的《中国哲学史通论》(1936年).虽然此间对程朱理学的研究业已基本展开,但大多只是从总体上阐述,并且对诸多问题的解析还不够明确,故把这一时期的程朱理学研究称为开创期.第二个时期:从1950年至1965年.此间研究程朱理学的文章著作基本上都采用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划分的方法,普遍认为程朱代表了客观唯心主义学说.这段时间出版的有关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著作大致有杨荣国的《简明中国思想史》(1952年)、侯外庐等人的《中国思想通史》(1959年)、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1964年)等,其中都有专门章节分述程朱之学.此间研究程朱理学的论文亦有一些,其中专门研究二程的论文有两篇,研究朱熹的大致有十四篇.这些论著中的绝大多数对程朱理学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们的哲学思想和他们的政治立场相应,是极端反动的.朱熹的哲学在历史上的作用只是对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起了一种刺激的作用,但如果对朱熹哲学没有批判、没有认识,就不能起到刺激唯物主义发展的作用,反而会起破坏作用.当然,亦有学者对程朱理学有肯定的一面,认为程朱的哲学思想中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认为这是二程哲学体系中的合理思想.但从总体上认定二程的思想是唯心主义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从总体上说,此间对程朱理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北宋“五子”及朱熹等几个主要人物上,对程门及朱门后学则研究较少.虽然此时是以唯物唯心的方法进行研究读到,但相对于第一个时期,对问题的研究已相对深入了些.因为方法论上的偏差,故这一时期只能称作探索期第三个时期:从1966年至1976年.这一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深受“唯心主义等于反动保守”之公式的影响,故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不断升温.这段时间研究二程的著作有批判文集一本,二程言论选批一本,分别为《程颢程颐及其思想批判》(1974年)、《程颢程颐言论选批》(1975年).研究朱熹的论文大致有54篇.“文革”期间,对程朱理学批判的主要内容是把程朱放在儒法斗争史上,作为法家对立面的反动儒家人物而加以批判.另外还批判程颐要寡妇守节而带来的“贞节杀人不见血”的后果.总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程朱理学甚至整个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可谓百花凋残、野草满径,所以这一时期只能称为挫折期.第四个时期:从1977年至20世纪末.此间程朱理学研究真正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不仅与程朱理学相关的宋明理学断代哲学史的研究愈加深入,而且人物个案研究也得到了发展,大量的论文及专著问世,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8、鬼谷子的反面化解读。与韩非子有同样解读法的还有鬼谷子,他是站在“道”的反面,对老子思想进行功利化解读,实操性诠释,反面化引申,发展了纵横捭阖之术和巧言诡辩之术,培养了像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著名的兵家、纵横家、谋略家。

9、)以不同方式为发源于先秦的儒家思想提供了宇宙论、本体论的论证。

10、庄子自己也承认跟老子主张的不同,尽管庄子从于老子,根本思想一致,但具体指向上却不完全一致。他在评价先秦诸子时,把自己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单独列篇,与老子、尹喜的道家,墨子、禽滑厘的墨家,惠施、公孙龙的名家等等,是相提并论的。因此庄子是挖掘了老子的自由思想、万物和谐的共存思想,走出来的一个道家中的“神品”。

11、他就像一个与时俱进的万花筒,斑驳陆离不断给人以新的启迪,新的发现。

12、有人认为:黄老得其术,庄列得其体,韩申得其用,道教用以养生。但百家诸子均不得其全。何以如此?只因老子一言万端,微言大义,不同的视角便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时期便有不同答案。

13、)以儒家的仁义论证儒家的道德原理具有内在的基础,以存天理、去人欲为道德实践的基本原则。

14、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15、欧文·拉兹洛的系统哲学思想也与《道德经》有关……我甚至怀疑,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的灵感也直接来自《道德经》,因为《道德经》是全世界第一本朴素的辩证法和哲学意义的“相对论”。这说明什么?说明科学在接近“大统一理论”或宇宙终极本体论解析时,必然“邂逅”和回归到最传统的东方神秘主义哲学的“一元论”——老子“无中生有”的道或释迦“缘起性空”的“缘起”。

16、宋明理学的特点:

17、司马光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从政上,不以文学自矜,他评价自己“至于属文,实非所长”。但他学问博大精深,把做学问与作文章结合起来,虽无意为文而文自工。

18、韩非子的借用。韩非子在他的老师荀子“礼法并重”思想基础上,去礼存法,并以老子“道生万物”的道论思想,推导出“道生法”的逻辑关系,为法治思想寻找理论依据。因此,韩非的《解老》《喻老》思想,全是借老解法,以道释法的,为法家的“法治”思想寻求理论依据。在韩非诠释的《道德经》里,“法”变成“道”的代名词,比如老子的“将欲取之”,本来是解释事物演变规律的学说,到了韩非那里,就变成了一种谋略和术法。

19、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其中,道家借鉴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反应更为敏捷而迅速。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有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周敦颐的“无极”、邵雍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和朱子的“天理”、王荆公和二苏的“道”、王阳明的“心”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20、儒家的曲意解读。儒家在对《道德经》的解读方面,与其说是解读,不如说是肢解。从汉儒董仲舒,到宋儒程颢、程颐、朱熹,他们在大量引进老子天道思想,诸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思想的同时,对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谦退不争思想、柔弱虚无思想进行了篡改、歪曲和贬斥,导致后人对老子思想的误解加深。

21、庄子的发展。庄子脱离老子入世思想,主张逍遥出世,后人说老子“无为”遁世,其观点多由庄子而来。《道德经》通篇不离“无为”“无为而治”“圣人”如何如何,没有一句是遁世的,没有一句不是积极入世主张。正因为老庄并列,人们忽视了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差异,造成老子跟庄子思想的混为一谈。

22、在经学上,司马光弘扬儒术,力辟佛老,对儒家经义做了许多开创性的阐释,朱熹将其与同时的周敦颐、邵雍、二程(程颢、程颐)、张载合称为北宋“道学六先生”。

23、宋明理学虽然可以分为理论及实践的几个不同派别,而这些不同派别的学者都被称为宋明理学,是由于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和特点,共同承担并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民族精神。这些特点包括:

24、这是我从现代物理学再返回《道德经》和佛学,并“打通”科学与传统东方神秘主义哲学这两者之“任督二脉”后,而最终领悟的结果。

25、十年前我将培真的书推荐给我的老师、道家修炼者欧阳伯,他几乎将这本书翻烂了,当然他比我理解和践行得更加深入。培真的书主要从气功和养生角度解读《道德经》,而萧天石则从哲学和养生角度去解读,而且是文言文写的,语言非常优美。

26、后来广泛接触现代物理学尤其量子力学科普,才知道许多西方的物理学和科学思想家大多也从《道德经》中汲取灵感,例如,玻尔的“互补原理”与《道德经》有关;戴维·玻姆的全息论、分形理论与《道德经》有关;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与《道德经》有关;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就是一本直接探讨现代物理学与传统东方神秘主义(包括道家与佛学)之关联意义的在西方备受好评的书;

27、历来的注家,庄子、韩非子被列入窥得《道德经》门径的第一梯队代表。然而各得其一端。《道德经》是政治哲学,老子尊天道,重入世;敦政道,重治世;强德道,重修为,同时在术道、器道诸方面均有论述。

28、老子已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两千多年来,道佛儒法等各家各派解老、注老著作各执一端,各擅胜场,引经据典,争奇斗艳。著述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分歧之烈,可谓形同水火。以至于今日,关于老子、关于《道德经》,我们依然云里雾里,难窥其庐山真容。

29、南宋朱熹就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力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1.在理气方面,他认为理比气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归一,这就是"太极"2.理学的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个人学习,时间的学问.3.朱熹认为道的价值是"三纲五常"影响:积极:对于维护封建专制注意政治制度,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消极:强化"三纲五常",进一步禁锢人们的思想,对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先说背景:1汉代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道教兴起,佛教传播,直接冲击到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观念的地位3.唐末五代后,已沦落为筏注之学的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儒学的统治地位被进一步削弱在这种背景下,唐朝的韩愈和李翱提出复兴儒学北宋时期,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创立了理学,又称新儒学,实质上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切入主题了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摘抄  
>>以下同类内容推荐阅读:

1. 高级感生日文案,高质量生日祝福语大全

2. 失眠伤感的句子,形容深夜孤独的文案

3. 雪景发朋友圈的句子,下雪的文案浪漫高级感

4. 讽刺没素质没教养的人文案,最脏最毒最贱的骂人话

5. 女朋友生日文案高级ins,祝爱人生日快乐唯美句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阅读更多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