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精选

借物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265句

小妞让爷(づ ̄3 ̄)づ╭个 发表于:2024-06-09 点击:59

借物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1、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2、《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狂雪霜刀岂奈何?

8、现代·陈/毅

9、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

10、粉身碎骨浑不怕,

11、远处的松烟开始缭绕

12、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3、霜冻雪冷本性显;

14、冬雪压枝枝愈坚,

15、宋·王安石

1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9、[唐]王维《山居秋暝》

20、宋·郑思肖

21、《画菊》

22、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23、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24、《墨梅》

25、如果我是一条鱼,我更喜欢我躺在沙漠里

26、若谷虚怀凌云笑;

27、清·顾炎武

2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9、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30、现代·陈毅

借物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31、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32、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目标:平时多留心身边事物,用多角度观察生活。善于捕捉实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想法。运用多种手法状写事物,或进行介绍说明,或以物喻人,或咏物寄意,或以物忆事多角度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33、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3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5、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36、对于爱我已经不爱,对于诗我已经放弃

37、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38、呜呼!君不见,

39、要现代的

40、任尔东西南北风。

41、我呆呆地在山边坐下,听寺庙的钟声

42、一、比兴起笔,高洁意象

4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5、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

4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47、。使用要点

48、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49、蝉的头上有像冠缨一样的触须,“垂緌”暗示了显宦身份

50、蝉在高大的桐树上发出声音,这是常见的景象,但作者却将其写得巧妙有趣,诗意盎然。让人置身其中,在想象中体会桐树的高大,品味蝉鸣的悠扬。一个“流”字让蝉鸣的力度尽显,蝉在树上大声鸣叫,而在桐树的映衬下,蝉的形象俨然多出一份俊逸,照应了蝉的高洁特性。

51、元·王冕

52、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53、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5、表达了诗人贤能之人不需要凭借权势自然名声远扬。

56、让我跑到燕山去哭

57、苦中报春春满圆。

58、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5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0、在描写了蝉的特性之后,作者承接上文发表了自己的议论,他用“居高声自远”点明蝉声高远是因为“居高”,而蝉的居高是客观事实,与上文的“疏桐”照应——蝉在高挺伟岸的桐树上,所以声音远扬。这一句同样是比兴,表面上是蝉的声音远扬,实际上是人的“声名远扬”,从蝉声中能够看出诗人对人“美名远扬”的描绘。

借物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61、唐·骆宾王

62、托物抒情的诗歌,求各位大神来帮帮忙啊,不少于八句,急啊,今天下午就要交,谢谢

63、、《青松》

64、千锤万凿出深山,

65、《秋夜望单飞雁》

66、开篇作者直接描写蝉的形态和食性——蝉垂下触须饮用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所以作者在写蝉的时候用了“清露”去描绘蝉的食性,而继续映射到人,似乎产生了矛盾——显宦往往是富贵的象征,而富贵与“清”相对,两者的气质相冲。所以能够推测出,作者并非在描绘显宦是清廉的代表,而是表示即便是显宦之人,也应该追求清廉。

67、《精卫》

68、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69、烈火焚烧若等闲。

70、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71、夜晚很快就来了

72、在诗的最后一句里,作者继续延续上文的内容,进一步解释蝉鸣远扬的原因是“居高”而并非“藉秋风”,一般人会将蝉鸣远扬的原因归咎于藉秋风,但作者却另寻视角,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揭示真理,在解释蝉鸣的真正原因时否定了传统认知中的偏见,同时也赋予更深的内涵——品质高洁的人,不需要借助外界便可声名远扬。

73、立根原在破岩中。

74、我骑着蚂蚁游走乡间

75、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76、岁岁不渝心。

77、答:是立身品格高洁,实现自我抱负。

78、殿宇的墙为什么是红色的?

79、《马诗二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这是一组颇有特色的咏物诗,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遥深、构思奇巧、用典灵活等艺术特色。

8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1、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82、我还记得鸣沙山上的沙子

8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84、在诗人看来人的美名远扬和蝉声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蝉在高位发声能够传送很远,而志向高洁的人自然也会声名远扬。在比兴中,诗的哲理韵味更为浓厚,作者在发表议论的同时,再度对人高洁品格进行赞美,展现出自己对于这种品格的追求。诗人巧妙地将高洁人格美名远扬的因果镶嵌在自然事件里,用更富有说服力的自然现象点明真正的原因,巧妙生动。

85、唐代:李白

86、自唏嘘,难说尽其中深意。

8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板桥

88、严冬有春色,

89、霜刀雕花花更妍;

90、[唐]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借物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9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2、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9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94、百花凋霜我独艳,

95、时光就这样在手指中一点点漏去

96、她低着小月牙般的眼睛向我一掠

97、《在狱咏蝉》

98、唐·黄巢

99、千磨万击还坚劲,

100、第二句描写蝉的鸣叫,"疏桐"在这里暗喻清高、高洁,蝉的鸣叫来自于清高之地,只有高洁的人,声名才能远播。

101、历尽三寒含清香;

10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03、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104、蝉》是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哲理分明,诗人咏物寓意,借助精炼的文笔描绘蝉的特性,勾勒出高洁品格,借以表达内心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形象生动,值得细品。

105、明·于谦

10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帐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7、素有凌云志,

108、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109、《青松》

110、香堤千里,全赖花叶先去。

111、清代:龚自珍

112、就咏物言志来讲,古人有《咏梅》。里面结尾是这样的:凌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14、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15、《菊花》

116、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唐]王勃《咏风》

117、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小王子》

118、持盏笑饮楼头,看醉荼蘼。

119、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20、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借物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121、托物言志的诗有哪些

122、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123、冰天磨砺铁铜身;

124、苦雨凄风不改颜。

125、《己亥杂诗·其五》

12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27、天生抱节志向高,

128、近代:毛泽东

129、痴儿怨秋薄意,怎知那、销红欣喜。

130、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131、二、与情感有关的句子

13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33、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13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13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36、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37、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138、唐·唐彦谦

139、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140、借物抒情的古诗有哪些?

14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42、唐代:王昌龄

143、空心灭邪气,

144、《芙蓉楼送辛渐》

145、纵然身死尤遗直,

146、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47、《蝉》唐代:虞世南

148、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49、《锦瑟》

150、比如蜡烛那些

借物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151、坐如钟的“钟”,站如松的“松”。还有那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金菊!

152、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53、芳歇也,育子实,更有绝尘风致。

15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155、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156、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57、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58、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借物拟人,是在说自己.

159、以《蝉》为题的古诗,比较出名的有两首,分别是唐朝诗人虞世南所做五言绝句和李商隐所做五言律诗。两首诗都是咏蝉,但各有特色,托物言志各有千秋。

160、狂风摧吹腰不弯,

16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62、垂范高洁留人间。

163、只有树上的鸟儿又蹦又唱

164、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165、大志自是抵风寒;

166、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167、太多了,数不胜数。

16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69、在长安,唐朝是旧地

170、我、月亮一同入睡

171、要留清白在人间。

172、诗人开篇便用凝练精致的文笔,勾勒出蝉的形象,蝉伸出触须饮用“清露”,“垂緌”是对蝉外形描写,蝉伸出的触须呈现下沉之势,所以作者用“垂”形容,而“垂緌”的含义并未流于表面,它另有内涵。古人帽带同样有下垂部分,这种装饰和蝉的触须形态相似,故而“垂緌”是作者的比兴,写蝉其实也在写人,点明人的显宦身份。

173、像那些石头和草木

174、风在此际也停了下来

175、寒暑往来难改色,

17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77、只是明春花来,徒见我,鬓眉稀矣。

178、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南朝.宋]鲍照《赠傅都曹别》

179、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180、蝉的声音远扬并非是借助秋风之力,而是“居高”,诗人借助蝉鸣远扬的自然现象揭示其中哲理,并歌颂了高洁品格。

借物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181、借物抒情的诗有吗?

182、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183、四、否定偏见,歌颂美德

184、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185、我远离所有你在的地方

186、和所有的情侣一样

187、且待果熟佳期,琼汁醴,稚子嬉赏攀摘。

188、汗青丹心耀。

189、《沁园春·雪》

190、沐风浴寒枝倍坚,

19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92、借物比兴与托物言志的区别是:虽都是通过“物”来达到目的,但一个侧重比兴,一个侧重言志。

193、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9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李白

195、北周·庚信

196、把我最温柔的情感,磨碎糅合在这字里行间不动声色的给了你。

197、好向人间较短长,

198、在这个维特式的骚动不安的年龄里,异性之间任何一个微小的情感,都可能在一个少年心里掀起狂风巨浪!——《平凡的世界》

199、历史因此令人怀疑。循着不同的情感,历史原来并不确定。——史铁生

20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冯梦龙

201、地冻风摇蟠龙根,

20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203、爱会让人变傻,不管是那种形式的爱。情感都是荒谬的,你一旦对某人付出情感,你就是愚不可及。——《成为简·奥斯汀》

20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刘禹锡

205、唐·虞世南

20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07、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陈毅

208、《梅花》

209、坚韧节节高;

210、寒中吐清馨;

借物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211、而对于曾经,我已经没有了回忆

212、诗人用凝练精致的文笔描绘蝉的特性,借物寓意,巧妙有趣,哲理分明。

213、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214、《竹石》

21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216、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18、梧桐树高大挺拔,诗人把蝉的鸣叫之处定在桐树上,和下文的“居高”对应

219、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20、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221、咬定青山不放松,

222、这首诗短短20个字,第一句5个字简洁总结蝉的特征,"垂緌(ruí)"两字,既指蝉的两须状态,更暗指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这句以蝉饮清露来生存的特征来暗示为官之人应清廉。

223、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224、丝丝蕊蕊系根本,

225、《题菊花》

226、不是偷从背后量

227、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228、虞世南的《蝉》一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通过描写蝉的习性,喝清露,居高声远,表达了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向。

229、我打着灯笼又开始在纸上行走

230、《石灰吟》

231、一、借物抒情

232、燕山上堆满了秋

233、朵朵抗风雪,

23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更多

235、《蝉》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物寄托,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咏物又是咏人。

23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诗人别具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的一个真理。

237、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238、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239、诗人用这种巧妙的联系展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他想要成为像蝉那样志向高洁之人,即便身居要职也需保持清廉。诗人比兴起笔,在开篇便流露出内心所想,句短意长,富有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240、唐代:李商隐

借物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241、并在有水的上游,放上水

242、谁有自己写的托物抒情的诗

243、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244、借物比兴,是借彼物运用比喻兴起下文的此物,主要是兴起引出。比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段文字,就用了比兴手法,言“山、水、仙—名、龙—灵”不是说《陋室铭》要写仙龙,而是为了引出下文的“陋室—吾德馨”。

245、[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之二

246、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247、出自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248、在前两句里,诗人把蝉与人的共同处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元素巧妙联合起来,蝉对应的元素有触须、饮用清露,居高鸣叫,而人对应的元素有显宦身份,清廉与高洁,作者通过比兴,将蝉和人联系在一起,点明了自己的高洁追求,这是建立在相似基础上展开的联系,利用隐喻映射构成了一个哲理分明,充满趣味的诗文世界。

249、在第二句中作者并未直接描写蝉的形态,而是关注蝉的声音,“流响出疏桐”,蝉发出的声音从“疏桐”中溢出,不见蝉影,但闻蝉声,引人遐想。作者选用的意象也十分精致,“疏桐”描写桐树的高挺伟岸,桐树原本就高大挺直,一个“疏”字更强调了桐树高挺伟岸的特性,气冲霄汉,震人心魄。

250、陶罐发出远古的声音

251、二、自然流畅,引人遐想

252、玉斗光移,星柄朝西,正催落陌上罗绮。

253、三、承接上文,发表议论

254、清·郑燮

255、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256、我只选择在远方遥望

257、翻炒是情感的升温,糖醋是情感的蜜意,烹饪又何尝不是一种柔情。——汪涵

258、纵有狂飙不屈挠。

259、截冈邀路出林塘

260、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26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62、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263、三九严寒还本色,

264、作者在最后两句揭示了主旨,歌颂了人的美德,诗中的“自”和“非”用得极为巧妙,“自”说明蝉鸣远扬是自身的原因,是自然而然的事,无需辩驳,而“非”则否定了偏见,纠正了错误的认知,进一步强调了蝉鸣远扬并非借助外力。“自”和“非”形成了对比,作者用鲜明的立场,展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他赞美高洁品格,对这种品格予以肯定,其实也是对这种人格的追求。

265、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向、愿望、追求、感情等等寄托在事物上,通过这个事物来表达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就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表达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志趣高洁的价值取向。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古诗  
>>以下同类内容推荐阅读:

1. 高级感生日文案,给自己的生日祝福语

2. 早安精美短句心语,清晨发朋友圈高质量的句子

3. 恭贺朋友喜结良缘祝福语,好友结婚祝福文案

4. 销售朋友圈日常文案,激励业务员的心灵鸡汤

5. 暖心的友情句子简短,高质量友谊文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阅读更多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