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精选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上下-集合37句

你像凹凸曼一样存在、 发表于:2024-06-09 点击:61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上下

1、如何提高自己在写诗词方面的水平?

2、而且,初唐,盛唐的诗人是最不介意格律有无拗句的,看李白,王维等人的诗,你就明白了。诗到杜甫那里,近体诗才“开始”规规矩矩起来,但是杜甫也写过一大堆拗律拗绝,所以你千万别被格律给拘死了。《红楼梦》里说的好,不能因为格律的限制,而生造些词来,以词害义就不好了;假如遇到了奇句,就算破律也不必管了。

3、语言要精炼诗词要创新

4、这首诗完全合律,没什么不妥。

5、打好基础把基本功练扎实

6、第二,注重韵律,这个需要专业的学习训练,也是学诗词最重要的一个技巧。可以读“声律启蒙”这本书。

7、第一,首先一定要多读诗词。中国有数不尽的好的诗词作品,多读多背,慢慢就会找到独属于诗词的感觉了。

8、我觉得首先就是多去朗读诗词,感受一下诗词作者在创作诗词时的情绪,状态,环境等等,这一切诗人是如何表达的。另外一个就是多去练习写作,最后就是请名师指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你才能看的更远。这是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9、起者,发端也。是起因,是诗文的开头、万事开头难,元人杨载《诗法家数》云:“五言七言,句语虽殊,法律则一。起句尤难,起句先须阁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起句有‘’以景起"、‘’以事起",还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等。其中‘’以景起",多用景物来渲染氛围,先景后情。或情景交融。"以事起‘’一般把时间,地点、人物放在首句交代清楚,或先情后景、或景在情中。。如李白《早发白帝城》起句“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而后在彩云间。这就是“起”,起一好头就决定了这个作品能否写好。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起句”上煞费苦心,以求先声夺人。“起”的方式大体可分二类,其一:开门见山、直抒胸意。其二:迂回入题、比兴寄托。起句一定要点明主题,起到引领全篇的作用,不能张冠李戴或离题太远。起句也不可起的太满,气势太大,以免承句连接困难,同时也不要铺陈太多。例如杜甫《七律.蜀相》首联起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首联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其原因、人物和地点都交代的清清楚楚,起的非常平稳。

10、笫四,不要急燥,贵在坚持。要把诗词作为一生的一个修养,一个爱好。越是无心而为,越容易成功。

11、(三):转句

12、不要凑诗和憋诗

13、(四)合句。

14、再说了,唐代诗人在写诗时并不会拘泥于格律,甚至在写近体诗时,不按格律来写,写出拗体诗来。比如说,崔颢的《黄鹤楼》,前四句格律完全乱套,甚至“空悠悠”还犯了诗家大忌“三平尾”,但你不能因为它不合律,就批评它,要知道,我们是在写诗,不是在搞格律。

15、承者,接续也。第二联(句)是诗文的内容或过程,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词。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引证、或重复,其作用都是来巩固主题或扩充内涵的。“承”的方式有明顺、暗接二法。欧阳修在《笔说·峡州诗说》曾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诗词言简意赅写景不是随便写的,要把情藏在了景里或把景藏在情里。运用“以事起”叙事时,一般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放在起句。如果起句没交待清楚,就由承句接着交待。例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承句“千里江陵一日还”,就是起句“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承接和补充。再如:杜甫《蜀相》的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扩充了起句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内涵,情景交融起到强化主题作用。

16、其次一首好诗不能是为赋新词强作愁,而要有自己的思想深度。

17、多写有感染力的少写陈腔滥调的

18、合者,收束也。所谓合,就是整合,要上承起、承、转三部而统合全篇,要“扣”住题目。合句排在最后亦称尾联、结句。其作结方式有明结和暗结两种。其一:直接抒情或以言志、阐理做结。其二:以写景、抒情做结,一般景物都是为情服务的,是通过景物来传达或折射或暗喻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等相关之情怀。结句意在结束也不能把话题扯得过远,要收得住全篇。但又要留有余地,要以意为上,所有的好作品都应有无尽之意,要留下想象的空间及余味。例如:李白《早发白帝城》合句“轻舟已过万重山。”结句非常简洁明了,且留有无限瑕思空间。再如:杜甫《蜀相》的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出对诸葛武侯的深切悼念之情及其无可奈何的感怀。纵观这首七律在短短的八句当中,在“起、承、转、合”的四个层面上,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可谓层次清晰、统体浑成、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富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1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20、写诗这种事,光说不行,得练。

21、事实上诗人在实际写作时不会完全按照那个“正格”格式来,有很多“变格”,这本书后面会讲到的,所以不必急,你慢慢看来就懂了。

22、你现在刚看格律诗,看到的是最理想的那几个平仄格式,对格律的变化还不懂。

23、要知道,你现在看到的《诗词格律简捷入门》里面的格律,都是后人根据唐代人的诗归纳出来的,在唐代,并没出明文规定什么格律,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合不合律,只要诗写的好,谁还管格律有没有问题啊。那些老是强调“格律”而忽视诗的本体的人是极其“迂腐”的,历来说这种话的人都写不出好诗来。

24、还有美感、心灵境界的提升,対世间百态的感悟,都是提高诗词所必须

25、写诗,不是一朝一夕。在有一定的诗词基础,我推荐可以看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解读《人间词话》的书,如果觉得王国维写的不太好理解,可以看看。

26、诗词結构和布局称之为章法,具体地讲就是起承转合,一般写作时称之为“谋篇”,被多数人视为常格。此四法不是硬性规定,诗人可根据自己喜好或内容的需要而选择。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用的。为了保证脉络完整,层次清晰,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不能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这样势必会造成混乱。还有些问题,如炼字、诗眼和警句以及写作的技巧等都与章法有紧密的联系,但也不必拘泥于此法。但凡入得门来都自有广阔天地。

27、想要直接写出对仗工整、押韵同时又有深意的诗句是很难的,需要感悟前人的作品。

28、第三,要有意动笔去写。可能刚开始很生涩,但写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越来越有味道了。

29、勤练多思考

30、“欲”是仄声,但没有破坏格律。当然,如果这个位置用一个平声字的话,那这首诗就完全符合格律的“正格”了。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上下

31、写诗贵在精不在多

32、(一):起句

33、转者,变化也。在起、承二句做好铺垫后,写诗如同说事情一样,不能一个劲的自话自说,要有转折或结果。"转”是指思路上的转换和结构上的跌宕,或由事及理、或由景及情、或由物及人。或从写景、叙事,转入抒情、议论等等。诗词和文章都是一样的,不能总是平铺直叙要有转折波澜。转句是最容易出彩的地方,所谓“宛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转句与承句之意要相应,内容及格式要相避。转句的文字一定要简捷干脆,不能拖泥带水,浪费笔墨,要传递更多的信息。与承句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避免雷同,出现“合掌”。例如:李白《早发白帝城》转句“两岸猿声啼不住”,其‘’绝唱"、‘’诗眼"尽在此句。再如:杜甫《蜀相》的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颈联推开写对诸葛武侯评价,情景交融、耸然挺拔,感慨万千,别开一境。

34、一般认为:学写诗词在过了"平仄格律‘’之关后,就要对“起、承、转、合”下功夫。这次问答的题目是“如何提高自已在写诗词方面的水平”,这说明题主已经掌握了平仄格律,并且开始诗词创作了,我认为下一步应优先关注诗词‘’章法"。笔者有些粗浅体会做如下交流。传统诗词的章法,习惯上用“起、承、转、合”来表述,其实这四个字也是其它各种文体都要讲求的法则。传统诗词的绝句由四句、律诗由四联组成,其格式固定,“起、承、转、合”四部可在诗文中均匀地分开,每一句或联为一个结构单位,形成起承转合的四个层次。是其它文体所不具备的特征,最具有代表性。第一联(句)是起头称为起句,是诗文的起因或开始。第二联(句)是事物的内容或过程,承上启下为承句。第三联(句)是诗文的结果或转折,称之为转句。第四联(句)是事物的议论或结尾,与题目相“扣”称之为合句。这是传统诗词除了“平仄格律”之外的又一个重要的法则,起承转合是作诗的常格。

35、(二):承句。

36、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叫你一点格律都不讲,只是叫你不要拘泥于格律而已。格律是很重要的,没有近体诗的形成,唐诗也不可能登上中国诗歌的巅峰。格律诗对人写诗功力的提升有极大的作用,写格律诗很有必要。

37、当然,写诗也可以很随性。在唐代人人皆可作诗,人人皆是诗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你问,那些贩夫走卒怎么写出好诗?打油诗,了解一下。打油诗诙谐幽默,不拘于平仄韵律也是一个很好的写诗方向。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以下同类内容推荐阅读:

1. 表达感谢朋友的句子,感谢的话语简短精辟

2. 发朋友圈秒赞的句子,高情商文案经典语录

3. 简短祈祷的句子经典,寺庙祈福文案短句

4. 被美食治愈的文案,走心又走胃的美食短句

5. 形容春运的句子,过年回家路上的心情文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阅读更多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