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起点和终点在哪里
1、万里长城的终点和起点分别是,山海关,嘉峪关。
2、长城修筑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3、中国的长城,如果中国历代所有长城都加在一起,总长是21196.18公里,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4、南北两个方向都还没稳固,南方的百越仍然还没能彻底平定,北方的匈奴还在一旁虎视眈眈。秦始皇帝三十三年,秦军两面出击,南攻百越,北斥逐匈奴,这种两线长期作战,对大秦帝国的考验是空前的。对刚诞生不久的帝国来说,这显然也是不可持续的,其国力不足以同时支撑两个方向战线的长期消耗。北线相对南线来说,战争的成本更高,主要是后勤补给方面很难就地取材获得足够补充。想想汉武帝仗着文景二帝几十年攒下的丰厚家底,外加同时出现两个千年一遇的超级将领卫青和霍去病,猛怼匈奴,几乎把祖宗积攒的家底都打光了,也没能彻底灭了匈奴。因此,要解决南北两个方向的问题,必须有个主次顺序,先南后北是优选。
5、想打匈奴,找不着人家;想守好自家,又难守住那么长的边线,怎么办?有了长城就好办了。太小规模的匈奴就不敢组队来了。秦时长城并不如明朝长城那么高大坚固,虽然匈奴人也可以翻长城进来,但是马就进不来了。没有马,对匈奴人来说就像是没了只脚,跑不了。如果组团的匈奴规模较大,攻破关口进来,烽火台狼烟一起,很快长城沿线的各处援军就会收到信号,进来的匈奴这个时候就得考虑归路被断,能不能全身而退的问题了。
6、长城一线太漫长了,若没有长城,除非安排超大规模的驻兵,否则到处都是口子,匈奴随时随地都可以闯进来,抢一把就跑,哪怕三五个匈奴人都敢组队这么干。怎么防?没法子。你根本不知道人家要从哪里来,等知道了,急急忙忙带兵赶来,人家抢完跑了。想守,太难了。
7、长城起始点和终点距离约为8851.8千米。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因此长城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即是明长城的长度。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
8、我们今天所说的长城是指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经山西-陕西-宁夏,西至甘肃嘉峪关)。
9、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10、一、天下虽一统,但形势仍复杂
11、上面也提到了匈奴很难打,鼎盛时期的汉朝和匈奴硬磕都是耗费极大,若不是有两位不世出的杰出将领,很难想象后来会是什么样的局面,更何况是刚出生不久的秦朝。匈奴为何难打?主要是由他们游牧的性质决定的。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若是双方凑齐了,面对面硬干,北方游牧势力不是中原农耕文明的对手,关键是人家不跟你玩这一套,能打就打,干不过就跑,而且跑得让你找不着,完全是游击战的打法。不像以前中原诸侯国跑不了,你的窝就在那里,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人跑了无所谓,把庙掀了就可以了。茫茫大漠,你要带着几十万大军长途奔袭、四处搜寻,先不说能不能找到,光是后勤补给这一个问题就能把你拖垮了。要知道,当时因为交通条件及运输工具的限制,从中原运送一石粮食至河套地区战场的成本高达近二百倍,换句话说你运一石粮,得付出近200石粮食作为消耗成本。
12、另外,匈奴的实力当时虽然不是特别强,但也不弱。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可以说是全民皆兵,拿起弓箭就是合格的骑兵。而秦军还主要是步兵,在机动性上和匈奴差太多,追不上人家怎么打歼灭战?灭不了匈奴就解决不了问题,这次打跑了,过几天人家又来了。
13、长城(the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14、长城,除秦长城外,还有楚长城、齐长城、魏长城、中山国长城、韩长城等等。
15、在当时中原农耕文明看来,长城线外的土地就是鸡肋,虽然弃之可惜,但食之无味。与其费心费力打下来空着,还不如不打,守着我这边不让你过来就行。李斯就曾以“得其地,不足以为利”等理由劝秦始皇不要攻击匈奴,可见这种想法在当时是很有市场的。
16、虽然秦始皇最终一统天下,但是被灭国的山东诸国旧贵族依然在静待时机、蠢蠢欲动,当时的社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17、既然灭不了匈奴,所以修筑长城,依托长城发挥步兵守城的优势,以逸待劳,守株待兔才是当时最好的办法。
18、二、匈奴很难灭,非常难
19、长城的东线起点在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山海关面向渤海湾,是水陆分割线。终点在甘肃省敦煌市附近嘉峪关,跨越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北、北京等省、市、区,全长约两万五千里。
20、长城走向基本上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大致就是古代农牧分界线。这条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当然现在这条线的作用已经淡化,但是在古代农业社会却是异常重要的。降水量的多寡和气候差异决定了在农牧分界线北边适合游牧、不适合农耕。注意是适合和不适合的问题,不是说能或不能。哪里都可以种地,但是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比例就是个问题,当然这还和生产力水平是相关的。
21、四、长城一线太漫长,易攻难守
22、当年,秦始皇为什么要建立万里长城?因为抵御匈奴人的侵略。
23、三、长城线外不适合农耕,虽然弃之可惜但食之无味
24、长城(The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25、我们平时所说的长城,指的是位于中国北方的明长城,总长8851.8公里,起点为辽宁虎山,终点是甘肃嘉峪关。
26、总之,秦始皇修长城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综合各方面考虑,所能做出的最优选择。
27、我国现存的万里长城遗址主要是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
28、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裕关,古代为了防御外敌入侵才建造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