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的作品
1、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常常采用多种现代主义手法,把历史、现实、文学和哲学之间的界限打通,模糊了它们的疆界,带来一个神秘的、梦幻般的、繁殖和虚构的世界。
2、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安德烈·莫洛亚:“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的光芒、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像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他的作品反映了“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学的非现实感”。例如他最著名的短篇集《虚构集》(1944)和《阿莱夫》(1949)中就汇集了很多共同的主题:梦、迷宫、图书馆、虚构的作家和作品、宗教、神祇。他的作品对幻想文学贡献巨大。研究者们也注意到博尔赫斯不断恶化的眼疾似乎有助于他创造性的文学语言,毕竟,“诗人,和盲人一样,能暗中视物”。博尔赫斯的文体很特别,他的小说写的很像诗歌又很像散文,帕斯说博尔赫斯的文体几乎是三位一体,这样一种特殊的文体,是独一无二的。他早年深受柏拉图和叔本华等人的唯心哲学,还有尼采的唯意志论的影响,并且从休谟和康德那里接受了不可知论和宿命论、以及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苏格拉底等人的哲学影响。他对笛卡尔的思想也了然于心,在上述哲学家的观点的基础上,他采用时间和空间的轮回与停顿、梦境和现实的转换、幻想和真实之间的界限连通、死亡和生命的共时存在、象征和符号的神秘暗示等手法,把历史、现实、文学和哲学之间的界限打通,模糊了它们的疆界,带来一个神秘的、梦幻般的、繁殖和虚构的世界,在真实和虚幻之间,找到了一条穿梭往来的通道,并不断地往返,并获得神奇的阅读感受。
3、之所以把“沙之书”的来源地确定为印度的孟买,源于博尔赫斯对于东方的神秘想像,他的许多小说都是以东方异国情调为背景的。这之间有一个神来之笔:“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这是典型的博尔赫斯式的充满幽默和睿智的想像,同样有助于使叙述显得煞有介事。在这些情节中,除了这本“沙之书”是非现实的之外,其他的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现实场景让“沙之书”也显得像一个现实之物一样合情合理。这里涉及到博尔赫斯对待虚构和幻想的态度:他想努力抹去幻想和现实的界线,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似乎对他来说,幻想即是现实,现实也是幻想,生活之中处处有神迹。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曾说:不是艺术模仿了生活,而是生活模仿了艺术。对于博尔赫斯来说,同样可以说:不是小说应该遵循现实的逻辑,而是现实应该向小说靠拢。《沙之书》开头一段博尔赫斯即表明了他对待虚构的态度:“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儿不假。”这里,“人们”可以理解为是那些主张写作忠于现实的人,他们的小说强调尽可能地贴近现实,但在博尔赫斯看来,反而可能是“虚构”的;而他的故事虽然看起来荒诞不经,但可能反倒是“一点儿不假”。这和博尔赫斯对“虚构”一向的看法有关。在《论惠特曼》一文中,他说:“一件虚假的事可能本质上是实在的。”对博尔赫斯而言,虚构是艺术创造的根本点,是抵达更高实在的方式;通过虚构,写作这门活动往往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心灵的复杂活动。以《沙之书》为例,尽管我们在现实中谁也没有看见这样一本书,但我们都曾经被无限的星空所震撼,被无穷尽的人类历史卷入沉思。《沙之书》所表达的正是人类面对无限之物时心灵的真实深度。这样,“沙之书”便类似于一种透镜,它来源于人类的智慧,可以穿越现实的障碍。《沙之书》也证实了“虚构”作为一种写作方式的有效性。选矿071:水水漾年华日期:08年6.8日
4、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
5、我面对“沙之书”的先喜后惧以及“沙之书”的最后下落,这一切使故事丰厚起来。
6、《故乡的食物》
7、在作品的开头,读者根本不可能想到会有这样一本“沙之书”;而当读者读到小说中间时,也根本不可能想到“沙之书”最后的结局是被藏在图书馆里。博尔赫斯的小说就是这样,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和惊喜,让人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而当读者读完全篇,又能有无穷的想像和回味。《沙之书》讲述一个波澜起伏的小故事。虽然短,但并不妨碍作者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施展他叙述的才能。
8、《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晚翠文谈》、《菰蒲深处》、《塔上随笔》、《矮纸集》、《草花集》、《独坐小品》、《旅食集》、《去年属马》、《中国当代才子书·汪曾祺卷》、《榆树村杂记》、《汪曾祺散文选集》、《汪曾祺自选集》等。
9、读《沙之书》有感从未接触过,听到过博尔赫斯。更别说关于博尔赫斯的作品。在这堂课开始前,一切都是熟悉的。唯有博尔赫斯!读了十几年的书了,不曾知道博尔赫斯不知道算不算是肤浅。大师级别的文章也多多少少读过一些。
10、一是“我”将“沙之书”藏在图书馆里。
11、博尔赫斯曾经说:文学即游戏,尽管是一种严肃的游戏。《沙之书》这篇小说可以看成是一篇游戏之作,是老年博尔赫斯童心未泯的标记。但同时,“沙之书”代表的“无限之物”,也可以做多方面的阐释。
12、《汪曾祺:文与画》
13、卡夫卡的长篇都是没有写完的,但没有写完可能恰恰是卡夫卡的长篇所应有的结局,因为现代人的荒诞生活同样是未完成的,还在向未来延伸。
14、《弹子游戏》[阿根廷]塞萨尔·艾拉
15、这是小说的核心意象,是整篇小说得以存在的支点。
16、《异秉》
17、他的小说作品“肯定是中国现代小说中足以傲世的极少数重大收获之一”。
18、《大淖记事》
19、老师的开场白将我思绪打断!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隐藏在虚构故事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往往是时间和永恒,存在的荒谬,个性的磨灭以及人对自身价值的探究和对绝对真理的无望追求。
20、塞萨尔·艾拉被誉为当代最有诱惑力、特立独行的西语小说家之一,是继博尔赫斯、科塔萨尔等作家之后又一位深受推崇的阿根廷作家。他行为怪异,譬如从不在国内接受采访,总在咖啡馆即兴写作,坚持在纸上写稿,而且写好的稿子从不做修改,因此他的书大多是不足百页的中篇小说,现已出版80多部小说、短篇集和评论性散文集。因为善于从流行文化和各种类型文学中汲取养分,艾拉的作品想象丰富,形式多样。
21、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危地马拉作家,曾获得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
22、在短篇小说《沙之书》中,那本虚构的“沙之书”——《圣书》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象征着无穷无尽,小说的主题揭示了人类面对着无限时,进入了无所适从难以摆脱的真实困境。至此将我引进博尔赫斯的世界。博尔赫斯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一本“无限之书”。这本书像沙子一样无始无终,页与页之间总还有其他的页,无穷无尽。小说最出人意料的地方有两处:
23、为了让这本书显得合情合理,作者设置了小说的其他附属情节:一个去过孟买的《圣经》推销员,交易的详细过程。
24、胡安·鲁尔福:墨西哥作家。其主要作品有《燃烧的原野》、《佩德罗·巴拉莫》,和诺奥克塔维奥和卡洛斯并称墨西哥文学20世纪后半叶的"三驾马车"。
25、汪曾祺和沈从文一样,是那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在自己独创的形式中达到艺术完美的惟一大师级中国小说家,其成就不亚于被国人津津乐道的博尔赫斯。他对白话文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文字干净而传神。
26、获汪曾祺家属认可,汪粉公认最好的汪曾祺作品精选集!“一句话勾勒中国记忆,一支笔写出人心复杂”。
27、脑海里正搜寻着似乎“听”到的关于博尔赫斯的这个人。
28、《逝水》
29、胡里奥·科塔萨尔:阿根廷作家、学者,“拉美文学爆炸四大主将之一"。
30、他的小说集有《恶棍列传》(1935)、《虚构集》(1944)、《阿莱夫》(1949)、《布罗迪报告》(1970)、《沙之书》(1970)、《莎士比亚的记忆》(1983)等;
博尔赫斯的作品
31、科塔萨尔早年深受唯美主义影响,写过一些华丽而空洞的诗,后来师法博尔赫斯,作品呈现浓厚的虚幻神秘色彩。
32、每一个试图敲开拉美文学大门的人,博尔赫斯这个名字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名句“如果有天堂,那么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便出自他之口。
33、马尔克斯对他如此评价:“他的作品不过三百页,但是它几乎和我们所知道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一样浩瀚,我相信也会一样经久不衰。”
34、他的经典著作《佩德罗·巴拉莫》被誉为拉美文学史上最伟大小说之一。
35、代表作:《燃烧的原野》、《佩德罗·巴拉莫》
36、略萨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有一个相同主题,即“反独裁”。他认为,"小说需要涉及政治",而这是让小说变得尖锐而有力的重要武器之一。
37、这个过程前面的几个步骤和人类科学探索的步骤是一样的,只是最后一步:是逃避还是坚持显示了博尔赫斯与崇信科学的人的分歧——对于笃信科学万能的人来说,他们会用进取的心态坚持;而对于相信神秘主义的博尔赫斯来说,在令人敬畏之物面前,他会选择停步。
38、科塔萨尔小说中的特点常常是现实和幻境的互相交错。马尔克斯曾经说过:“科塔萨尔正是我未来想要成为的那种作家。”由此可见科塔萨尔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39、代表作:《总统先生》《玉米人》
40、世纪文坛大师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莫言、白岩松、贾平凹、柴静、龙应台推崇之作!编校者耗费十年心血,汪氏文章精髓全面呈现。
41、中国人最熟悉的拉美作家莫过于马尔克斯了。他的《百年孤独》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凭借该书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并且一跃成为蜚声文坛的世界级作家。
42、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秘鲁作家、诗人,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43、此外《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迷宫里的将军》等经典著作也流传甚广;
44、科塔萨尔属于现实主义流派
45、代表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苦妓追忆录》
46、博尔赫斯代表作品有《老虎的金黄》、《小径分岔的花园》。
47、处女作《危地马拉传说》(1930)用超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了印第安传说,被认为是拉丁美洲第一本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集。
48、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49、一是“沙之书”奇妙特性的显现;
50、胡利奥.科塔萨尔(1914~1984)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4岁时随父母回到祖国阿根廷。他在大学读过一年文学和哲学就当了中学教师,一面读书一面写作,后来在大学讲过一段法国文学,从1951年起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员。
51、代表作:《绿房子》《公羊的节日》《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52、“沙之书”是某种神秘之物,小说主人公“我”对待它的态度先是好奇,然后是钻研,然后发现对它了解得越多,则不了解的部分也越多,就越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然后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再然后是恐惧,最后是逃避。
53、《沙家浜》
54、它可以看做是对无穷尽的存在的隐喻,可以看做是无限时间空间的模型,可以看做是对人类浩瀚知识的象征,还可以看做是对文学的某种认知:制造一本无始无终的小说。博尔赫斯所钟爱的卡夫卡的小说其实就近似于无始无终的小说。
55、作为一个“玄想型”作家,虚构在博尔赫斯的写作中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在《沙之书》里,作者虚构了一本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沙之书”。
56、《受戒》
57、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
58、不管怎样,《沙之书》提供了一个人遭遇“无限之物”的心理感受过程,这经验是新鲜的、独到的,因而是迷人的。
59、代表作:《老虎的金黄》、《小径分岔的花园》
60、重新编订版,在汪曾祺先生自编文集基础上修订,注重系统性及其自身的版本价值,保留了文集本身的系统性、趣味性。套装收录小说集:《菰蒲深处》《矮纸集》《晚饭花集》《邂逅集》;散文集:《塔上随笔》《蒲桥集》《逝水》《晚翠文谈》《旅食集》《独坐小品》。
博尔赫斯的作品
61、“塞萨尔·艾拉作品系列”已经推出《野兔》《女俘爱玛》《女裁缝与风》三部作品,《弹子游戏》是最新一部。故事讲述一名失意的阿根廷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华人超市遭遇的离奇冒险,带有塞萨尔•艾拉特有的超现实主义色彩。罗贝托•波拉尼奥对塞萨尔·艾拉推崇备至,称他是“当代极少数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一旦你开始阅读他的作品,便不会想停下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